说起来这事儿,还得从上个周末大扫除说起。家里杂物间,那真是个“宝藏”地方,啥老物件都有。我就在犄角旮旯里翻出来一个盒子,打开一看,里面躺着个硬盘,掂量一下,死沉死沉的。
拿出来仔细瞅瞅,接口都落灰了,是那种宽宽扁扁的老式IDE口。嚯,这得是十几年前的东西了?现在电脑哪还有这种接口。当时就心里一动,这里面会不会还存着点啥有意思的老东西?比如当年的照片,或者写的一些乱七八糟的文档?
捣鼓老硬盘
这念头一起,就有点收不住了。咱不是爱折腾嘛就想着试试看能不能把里面的数据给读出来。第一步,得解决接口问题。现在的电脑主板早淘汰IDE口了。没辙,上网淘呗,买了个IDE转USB的转接盒,还带独立供电的那种,怕老硬盘功率大,USB口带不动。
等快递等了好几天,心里那个痒痒。东西一到手,立马拆包,把老硬盘小心翼翼地装进转接盒里,该接的线都接上。深吸一口气,插上电源,再把USB线怼到电脑上。耳朵凑近听,嗡~~~ 老硬盘发出了它独特的启动声,有点像老拖拉机发动,但确实是转起来了!心里咯噔一下,有戏!
音乐520网站提供热门歌手/热门乐队/经典歌曲合集大全打包下载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经典歌曲合集下载专区
可高兴早了点。电脑右下角提示发现新硬件,但在“我的电脑”里就是不显示盘符。急死个人!打开磁盘管理器,好家伙,看到一个未分配的磁盘空间,容量倒是对得上。看来是分区表或者文件系统出了问题。
这时候就得靠数据恢复软件了。以前也瞎捣鼓过这些,找了个以前用着还行的软件装上,对着这个识别出来的“未分配空间”就是一通扫描。选了深度扫描,想着别落下什么。
那过程,真叫一个漫长。软件界面上进度条慢慢爬,CPU风扇呼呼转。我就把电脑放一边让它自己跑着,干点别的。时不时过去瞅一眼,心里既期待又有点怕,万一啥也扫不出来,或者扫出来的都是一堆乱码文件?
翻找旧时光
第二天早上起来,第一时间就去看扫描结果。还真扫出来不少东西!密密麻麻的文件列表,好多都是丢失了文件名,只能靠类型和大小猜。我就耐着性子,一个文件夹一个文件夹地翻。
翻着翻着,突然看到几个熟悉的文件夹名字,还有一些照片的缩略图。点开一看,还真是当年的老照片! 有以前和朋友们出去玩的,有那时候瞎拍的风景,还有几张自己年轻时候愣头愣脑的样子。再翻翻,还有一些当年写的文档,一些学习笔记,甚至是一些现在看来挺幼稚的想法记录。
看到这些东西,一下子好多回忆都涌上来了。那时候的人,那时候的事儿,那时候的心情,好像一下子就从这块冰冷的老硬盘里“活”过来了。感觉挺奇妙的,就像跟过去的自己打了个招呼。
折腾了这一大通,把这些还能抢救回来的文件都复制到了现在的电脑上,单独建了个文件夹存虽然过程挺费劲,又是买转接盒又是等扫描,但看到这些“当年情”的老物件被找回来,心里头还是挺得劲的。
这回实践,也算是个提醒。重要的数字资料,该备份还得勤备份。不然哪天硬盘一撂挑子,想找回这些带着温度的回忆,可就真没那么容易了。也算是瞎折腾里的一点收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