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来也是巧了,最近整理老旧的CD,手指头划拉着,就摸到了那张印着周华健和齐豫的碟片。具体哪张专辑我一下子也想不起来了,封面都磨得有点花了,但这两个名字放一起,那感觉立马就回来了。
以前,年轻那会儿,就是听个热闹,觉得歌好听,调子熟,跟着哼哼两句。那时候哪懂什么唱功、意境,就是觉得,,这歌挺火,大家都在听。
重新拾起来听听
那天下午,也没啥事儿,就把那张老碟塞进了播放器。一开始还有点担心,怕这老古董读不出来了。没想到还挺给力,吱呀转了一会儿,音乐就出来了。
这回再听,跟以前感觉完全不一样了。就拿那首经典的《天下有情人》来说。
- 人声: 我勒个去,周华健那嗓音,稳得一批,又带着那种江湖气。齐豫的声音,飘逸得很,空灵,像天上的仙女似的。这俩声音放一块,一刚一柔,一实一虚,简直是绝配。
- 配合: 不是现在很多合唱那样,你唱你的,我唱我的,或者干脆就是各唱一段完事。他们俩那个配合,真是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情感都交织在一块儿了。听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。
- 难度: 我试着跟着哼了几句,妈呀,那调子转来转去的,气息要求高得很。尤其是齐豫那部分,真不是一般人能唱上去的。以前真没琢磨过这个,光顾着听旋律了。
一点感触
听完了整张碟,我就坐在那儿琢磨。为啥现在的歌,很少能给我这种感觉了?
也不是说现在的歌不好听,很多也挺上头的。但就是感觉,少了点可能是少了这种沉下心来打磨的劲儿?周华健和齐豫那个年代的歌手,感觉他们是真把唱歌当成一门艺术在搞,每个音,每个字,都抠得特别细。
现在很多歌,听着热闹,旋律也抓耳,但听过就忘了,没啥回味。不像这些老歌,隔了这么多年,再翻出来听,还是觉得,真牛! 那种厚重感和艺术感,是快餐时代很难复制的。
反正那天下午,我是结结实实地被老歌给上了一课。有时候慢下来,听听这些沉淀下来的东西,感觉挺好的。也算是我自己瞎捣鼓老物件的一个意外收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