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黄家驹这首《海阔天空》,我估摸着听了得有小二十年了。最早是啥时候听的,具体记不清了,反正是年轻那会儿,觉得特别带劲儿。
刚开始听的时候
那时候还在上学或者刚出来混社会,啥也不懂,就觉得这歌旋律好听,够燃,尤其是副歌部分,吼起来特别爽。跟朋友去KTV,这歌是必点的,抢着麦克风瞎吼,图的就是个热闹和发泄。
歌词嘛大概知道是讲什么追求自由,理想之类的,但体会不深。就觉得“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”这句话特别酷,好像自己也成了那种不受约束的人。
后来我开始琢磨这歌
真正开始琢磨这歌,是后来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。不是说专门去研究它,就是生活里遇到点难处,或者夜深人静自己待着的时候,偶然听到这首歌,心里那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。
我记得有段时间特别迷茫,不知道以后该干心里堵得慌。我就反复听这首歌,一遍又一遍地放。那时候听,就不光是觉得旋律好了,开始注意到歌词里那种挣扎和坚持。
我就试着去理解,“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”是啥感觉?是真怕,但怕了之后?还是要往前走。“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”,这话听着有点悲凉,但更多的是一种不服输的劲儿。我就想,家驹写这歌的时候,是不是也挺难的?
我的实践:把这歌当劲儿使
后来我就把它当成一种工具了,或者说是一种精神寄托。这算是我的一种实践。
具体咋实践?
- 遇到困难时听:工作不顺心、跟人闹别扭、觉得生活没盼头的时候,我就把耳机戴上,把《海阔天空》找出来,音量调大点。
- 跟着哼唱或吼:不是为了唱得多好听,有时候就在心里跟着哼,有时候没人的地方就跟着吼两嗓子,跑调也没关系。关键是把心里那股憋屈劲儿,通过这歌给抒发出去。
- 琢磨歌词给自己打气:听的时候就想,“今天我,寒夜里看雪飘过”,想想自己眼前的困难,再听听后面那股不放弃的劲儿,好像就能给自己一点力量,觉得“还能再扛一扛”。
这个过程挺简单的,就是听歌,然后结合自己的情况去想,去感受。但对我来说,挺管用的。它就像个老朋友,在我需要的时候,给我一点安慰和力量。
现在再听
现在岁数又大了些,再听《海阔天空》,心态又有点不一样了。年轻时候那种纯粹的激动少了,更多的是一种复杂的感慨。
能听出里面的无奈,也能听出那种就算无奈也要坚持下去的决心。它不仅仅是一首歌了,更像是一个时代的印记,也像是我自己人生某个阶段的背景音乐。
对我来说,听《海阔天空》的过程,就是一个从凑热闹到细细品味,再到把它融入自己生活,变成一种精神支撑的实践过程。虽然没啥技术含量,但确实是一段挺真实的个人经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