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,今天就来聊聊周杰伦那首《听爸爸的话》。
怎么说,最近整理老硬盘,翻出来不少以前下载的歌,这首就在里面。一放,那旋律一出来,好多事儿就涌上来了。
我的实践过程是这样的:
想当年这歌刚出来那会儿,我还是个毛头小子,谈着个恋爱,家里人那叫一个掺和。我爸跟我妈,那意见经常就不统一。我爸,比较现实,老觉得我当时那女朋友这不好那不说我“不是个好东西”,配不上人家姑娘似的,话里话外就是“越走越远越好”。
可我妈,就觉得年轻人嘛喜欢就在一起试试,别轻易放弃。你看,这不就跟歌里唱的差不多嘛“但我听妈妈的话,要我不能轻易放弃”。
那段时间,我真是夹在中间,头都大了。一边是老爸的“金玉良言”,一边是老妈的“鼓励支持”,再加上自己那点不成熟的想法,简直是一团乱麻。
具体咋做的?
- 第一步:听歌,找共鸣。 那会儿就觉得这歌简直是为我写的,单曲循环了好久。感觉周杰伦把那种年轻人的无奈、纠结,还有面对长辈压力的感觉,全唱出来了。特别是那句“你听爸爸的话,说我不是个好东西”,太有代入感了。
- 第二步:反复琢磨,试着理解。 我就琢磨,为啥我爸那么反对?为啥我妈又支持?开始只是觉得烦,后来慢慢试着去想他们各自的角度。我爸是怕我受伤,怕我没能力给人家幸福。我妈是觉得感情本身不容易,希望我坚持。
- 第三步:沟通,但效果不佳。 也试着跟他们聊,但那会儿年轻气盛,加上他们也固执,基本上是各说各的,没啥效果。现在想想,当时的沟通方式也很有问题,光顾着表达自己的情绪了。
- 第四步:自己做决定,承担后果。 咋样?嗨,反正还是按自己的想法来了,过程挺曲折,结果嘛也自己担着了。不管是好是坏,总归是自己选的路。
现在回过头来看
现在再听这首歌,感觉就不一样了。不再是那种纯粹的抱怨或者找共鸣了。更多的是一种对过去的理解和释然。
我从中实践到的,或者说体会到的就是:
第一,父母的话,确实得听,但不是盲听。他们的人生经验是宝贵的,出发点多数也是好的。但他们的经验,不一定完全适用于我们这一代,或者我们具体的情况。
第二,理解比对错重要。当初觉得我爸太武断,现在想想,他看到的可能是我当时确实存在的缺点和不成熟。我妈的支持,也有她的道理。关键是去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说,而不是简单地判断谁对谁错。
第三,最终还是要自己做主。听取各方意见后,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,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。并且,为自己的选择负责。这可能就是成长的一部分。
这首《听爸爸的话》,对我来说,不只是一首歌那么简单。它记录了我一段真实的经历,也算是我人生实践课里的一段小插曲。现在听,挺有味道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