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晚睡前刷手机,看到有人提到了个什么“十点名人堂苏打绿”。具体是啥节目我没细究,估计又是哪个平台的音乐分享官搞的噱头。不过“苏打绿”这三个字倒是勾起我不少回忆。
正好那会儿也快十点了,夜深人静的,就想找点老歌听听。干脆,我自己动手弄一个呗,就当是给自己实践一下这个所谓的“十点名人堂”。
我的实践过程是这样的:
第一步,打开音乐软件。 这个不用说,听歌必备。我把我常用的那个播放器打开了。
第二步,搜索“苏打绿”。 哗一下出来一大堆歌,专辑,还有别人的歌单。确实,他们的歌够我听一阵子的。
第三步,开始选歌。 这步是关键。既然叫“十点名人堂”,那肯定不能随便选。我想象了一下,晚上十点这个时间段,人心都比较静,适合听点有味道、有故事的歌。不能太吵,也不能太悲,得刚刚
- 筛选标准:我主要挑了些旋律没那么激烈,但歌词或者编曲有点东西的歌。传唱度高的经典肯定要有,比如《小情歌》、《无与伦比的美丽》,这些是门面。
- 加点私货:光有大热门差点意思,我又加了些我自己特别喜欢的,可能没那么火,但感觉更符合“名人堂”深夜档的感觉。比如《故事》、《频率》、《这天》,还有几首老专辑里的,像《迟到千年》这种。感觉这些歌更能代表他们音乐里那种细腻和特别的劲儿。
- 排序:我也没搞太复杂的排序,就大概按感觉,把几首特别安静的放前面,中间放点经典的,后面再来点有回味的。弄了个大概十几首歌,凑了个时长差不多的歌单。
第四步,试听和调整。 选得差不多了,我就从头开始放。一边听,一边感觉。有几首感觉放这个点儿听,情绪不太对,就给换了。比如有些太偏实验性的,或者情绪起伏太大的,感觉不太适合睡前,就挪出去了。来回调整了几次,确定了一个版本。
实践后的感觉:
还挺有意思的。 自己动手搞这么个歌单,比直接听现成的感觉投入多了。好像真的在给苏打绿搞一个什么“名人堂”回顾一样。
歌是真不错。 重新把这些歌连着听一遍,确实能感觉到他们的才华。吴青峰那嗓子,还有他们那些编曲,放现在听也不过时。很多歌词写得也挺戳人的,不是那种无病呻吟。
十点听刚刚 这个时间点,配上这些歌,确实能让人静下来。不像白天听歌,耳朵旁边总有各种杂音,心里也静不下来。晚上听,感觉歌里的细节都清晰多了。
算是个记录。 我把这个歌单存好了,命名就叫“我的十点苏打绿”。以后晚上想怀旧或者想静静的时候,随时可以翻出来听。这也算是我自己瞎折腾的一个小成果,记录一下当时的心情和对这些老歌的感觉。
这回“实践”挺简单,就是整理和听歌。但通过这个过程,重温了苏打绿的音乐,也给自己找了个晚上放松的方式。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