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,今天就唠唠刘德华那首《悟》。
这歌咋来的?挺偶然的。那阵子不是上映那个《新少林寺》嘛成龙、谢霆锋、吴京他们都在里面,刘德华演那个军阀头子,出家了。电影看完,片尾就响起了这首歌,调子有点禅意,但又挺流行的。
一开始听,就觉得,还行,刘德华唱的嘛差不了。后来无意中看到介绍,说这歌词居然是刘德华自己写的!这就有点意思了。一个唱了几十年情歌、演了几十年大侠或者混混的人,突然写这么一首关于“悟”的歌,还挺好奇他到底想说
琢磨歌词
我就去找了歌词来看。什么“无量心 生福报 无极限”,什么“规矩定方圆”,还有“悟性 悟觉 悟空 心甘情愿”。第一遍看,有点云里雾里的,感觉挺“佛系”的。
当时就想,他一个大明星,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,从出道到红了这么多年,估计是真的有点自己的人生体会想往里头搁。说是他出道三十年的心得,结合电影里他那个角色从一个大坏蛋放下屠刀的过程,好像是能对上点儿。
生活里的坎儿
正好那段时间,我自个儿也挺不顺的。工作上遇到点瓶颈,感觉怎么使劲都顶不上去,生活里头也是一堆鸡毛蒜皮的事儿,搞得心里特别毛躁,看啥都不顺眼,老想跟人抬杠,或者跟自己较劲。
就是那种感觉,明明知道有些事儿急也没用,气也没用,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那个劲儿,老想去拧巴。结果?越拧巴越难受,事情也没解决,自己还憋一肚子火。
再听《悟》
有一天晚上,随机播放歌单,又跳出这首《悟》。这回没跳过,就静静听完了。不知道咋回事,可能是心境不一样了,这回听进去了一点。
尤其是那句“为何君视而不见,规矩定方圆”,还有后面那个“简简单单,陪你走好每一天”。我就琢磨,是,很多事儿它就是那个规矩,那个客观存在,你看不惯、你不接受,它还在那儿。你非要去撞那堵南墙,撞得头破血流,有啥用?
我就开始试着去“悟”一下,当然不是说要成佛成仙,就是试着去理解和接受一些现实。我的实践过程挺笨拙的:
- 先是承认: 承认自己能力有限,承认有些事儿我就是改变不了。
- 然后是观察: 少点抱怨,多看看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,别人是怎么处理的。
- 再就是调整: 调整自己的预期,别老想着一步登天,或者所有人都得按我的想法来。
- 是放下: 对那些实在无能为力的,试着不去钻牛角尖,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能做的事情上。
这个过程一点都不潇洒,反复拉扯。有时候觉得自己想通了,过两天遇到点事儿又炸毛了。但慢慢地,好像心里那股拧巴劲儿确实松了点。
一点点改变
也没啥翻天覆地的变化,就是感觉自己比以前能平静一点了。遇到不顺心的事儿,虽然还是会烦,但好像不会像以前那样陷在里面出不来。会更快地告诉自己:“行了,就这样,接受它,然后看看下一步能干点”
这可能就是我理解的“悟”,不是什么大彻大悟,就是生活里一点点的转念和放下。刘德华这首歌,对我来说,就像个偶尔响起的提醒,提醒我别太跟自己、跟这个世界较劲。
所以说,这首歌对我算是一次实践记录的引子。从听到,到琢磨,到结合自己的生活去试着理解那么一点点,在心里留下点痕迹。就这么个过程,挺实在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