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五月天,我听他们歌年头可不短了。最早怎么听上的?好像是那时候大街小巷都在放,还是同学硬塞给我听的?时间太久,记不太清了,反正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听上了。
老实说,就觉得挺吵挺闹的,几个年轻人在台上蹦蹦跳跳,唱的歌旋律是挺抓人,但也没觉得多惊艳。像什么《志明与春娇》、《温柔》、《倔强》这些,火得一塌糊涂,走到哪都能听到,耳朵都快起茧了。那时候就觉得,还行,流行歌嘛听听就过了。
后来才发现,不能只听那些大路货
真正开始觉得他们有点意思,是我后来有段时间特别闲,没啥事干,就把他们以前的专辑找出来,一张一张从头听到尾。注意,是从头听到尾,不是只挑那些主打歌听。 你别说,这么一搞,还真挖出不少好东西。
很多藏在专辑中间或者后面的歌,根本没怎么宣传过,但那个味道,那个感觉,比那些火遍大江南北的主打歌强多了。有些歌词写得特别实在,特别戳心窝子,不是那种空洞的口号。有些旋律,可能第一遍不咋地,但多听几遍,越听越有味道。这就跟淘东西一样,得自己慢慢翻,慢慢找。
现场听,那才叫够劲儿
还有一点特别重要,听五月天的歌,有机会一定要去感受下现场,或者至少找找他们的现场录音专辑听听。他们录音室版本有时候做得太“干净”了,少了点糙劲儿,少了点人味儿。
现场那就不一样了。你想想,就像他们自己说的,有时候前面快歌大家站起来一起嗨,到了慢歌大家又坐下来一起大合唱。 那种几万人一起投入的氛围,那种能量的碰撞,是你在耳机里听CD绝对感受不到的。好多歌在现场,被赋予了完全不同的生命力,要么更有力量,要么更感人肺腑。我个人觉得,有些歌只有在现场听,才算是真正听懂了。
不同时期,找不同感觉
他们出道这么多年,风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。早期的歌,愣头青一样,一股子冲劲儿,直接,不拐弯抹角。中间有些就变得更细腻,更关注内心。后来的作品,又有些新的尝试。找歌也看自己当时的心情和想听
我自个儿找歌的过程大概是这样:
- 先把那些最火的听一遍,建立个初步印象。
- 然后找几张评价比较好的专辑,从头到尾撸一遍,特别留意那些非主打歌。
- 尽量找找现场版的资源听,感受一下不同的演绎。
- 根据自己当时的心情,是想找点力量,还是想安静思考,去翻他们对应时期的作品。
到底啥算“好听”?这事儿没标准
说到底,“好听”这东西太主观了。张三觉得是神曲,李四可能觉得是噪音。我喜欢的,你可能完全无感。
我的经验就是,别光听别人说,也别只盯着那几首排行榜上的歌。多花点时间,自己去听,去感受。从第一张专辑开始,慢慢往后听。或者随便挑一张,循环播放几天。总能找到几首特别对你胃口的歌。
反正,五月天的歌库挺深的,各种风格都有。找好听的歌,没啥捷径,就是个自己探索的过程。对我来说,能从他们这么多歌里,找到一些能陪着自己度过某些时刻的旋律和歌词,这就挺值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