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那英那些年唱过的公益歌,为什么现在听依然让人热泪盈眶?

2008年汶川地震的深夜,电视里循环播放着抗震救灾的新闻,画面中救援队员抬着担架在废墟上奔跑,孩子们的哭声穿透屏幕。突然,电台里响起一段熟悉的旋律:“这是心的呼唤,这是爱的奉献……”刘欢粗犷又温暖的嗓音混着那英清亮又坚定的声线,像一双温暖的手,轻轻攥住了无数人的心。

刘欢那英公益歌曲

这首歌,就是我们都是一家人。

提起刘欢和那英,人们先想到的是好汉歌里“大河向东流”的豪迈,是征服里“你容易发火”的深情,但很少有人知道,这对华语乐坛的“黄金搭档”,早在成名前就与公益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;更少有人留意,那些被传唱多年的公益歌曲里,藏着他们最朴素的真心——音乐不只是舞台上的聚光灯,更该是照进黑暗的光。

刘欢那英公益歌曲

从好人好梦到爱的奉献:他们用公益音乐写了20年的“初心作业”

刘欢和那英的公益缘分,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末。

刘欢那英公益歌曲

1997年,刘欢刚在春晚唱完相约1998,就接到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邀请,为“希望工程”创作一首公益歌曲。当时他刚结束北京人在纽约的拍摄,整个人还沉浸在“王启明”的复杂情绪里,但听到远山里孩子们上学的渴望,他二话不说推掉了商演,带着作曲家赵季平躲进了北京郊区的农家院。

“那天我们坐在炕上,赵老师弹着琵琶,我翻着孩子们写的信,有孩子说‘我想上学,但因为没钱,只能放羊’,突然眼泪就掉下来了。”刘欢后来在采访里回忆,旋律就是这么“淌”出来的——好人好梦的词曲没有华丽的技巧,只有最直白的渴望:“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,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……”这首歌很快火遍大江南北,唱片公司找上门想打造成商业单曲,刘欢却摇头:“这是写给孩子们的声音,不能卖。”

那英的公益起点,则带着几分“被迫”的浪漫。1998年,她刚发完专辑征服,接到时任音乐人三宝的电话,说想为抗洪救灾写首歌。“我当时在逛街,提着购物袋就站进了录音棚。”那英后来开玩笑说,“三宝说需要一男一女对唱,我想了想,国内男声里,刘欢那味儿正,就跟他了。”

这次合作,诞生了我们都是一家人。没有复杂的编曲,没有炫技的高音,只有两个顶级唱将用最本真的声线喊出的信念:“灾难面前不低头,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。”这首歌的录制约持续了8小时,刘欢反复和那英对情绪:“别端着,就像家里唠嗑,把心里话掏出来就行。”

多年后有人问那英,合作这么多公益歌,印象最深的是哪次?她没提北京欢迎你里万人合唱的盛况,也没提青年奥林匹克之歌的国际舞台,反而笑着说:“是2008年录我们都是一家人那天,刘欢在机房里给我递纸巾,说‘别哭,孩子们听着呢’,突然觉得,公益音乐哪有什么‘巨星’,不过是两个想为别人做事的人。”

为什么他们的公益歌总能“唱进人心里”?

翻看刘欢和那英的公益作品清单,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没有一首是为了“作秀”而写,甚至很多都是“突发奇想”的产物。

2003年“非典”期间,刘欢隔离在家,每天看着新闻里医护人员的护目镜上满是压痕,突然拿起吉他写了阳光总在风雨后:“阳光总在风雨后,请相信有彩虹……”这首歌后来被医院当作“抗疫主题曲”,医护人员一边干活一边哼,成了最温暖的精神慰藉。

2008年汶川地震,那英正在国外拍MV,看到新闻后连夜飞回北京,直奔刘欢家。“咱们得写首歌,要能让孩子们听着不害怕。”两人凑在钢琴前,你一句我一句,用了一个下午写出了生死不离:“无论你在哪里,我都要找到你,血脉能创造奇迹,大米和青菜会带来生机。”这首歌的MV里,没有明星镜头,全是真实的救援画面,刘欢唱到“我深爱的你”时,声音都在发抖。

他们的公益歌之所以打动人,从来不是靠“流量”,而是靠“真诚”。刘欢曾在一次论坛上说:“公益音乐不是喊口号,是要让人听了能‘心一紧’,然后想去做点什么。”所以他不追求“传唱度”,哪怕歌曲只有100个人听到,只要这100个人因此伸出了手,就够了。

那英则更“接地气”。她从不把自己当“巨星”,录公益歌时总是第一个到录音棚,最后一个走,还会自掏腰包给工作人员买奶茶。“有次录和梦想一起奔跑,一个实习生因为紧张跑调了,那姐拍着他说‘没事,我比你还跑调’,一下子就把气氛搞活了。”那个实习生后来回忆,“那天录完歌,我们几个年轻人在楼道里哭了,觉得能参与这样的事,比拿奖还光荣。”

当“公益”成为习惯:他们用音乐写下的“人生注脚”

如今,刘欢早已从舞台中央走向讲台,在音乐学院当起了教授,偶尔还会为公益项目“发声”;那英除了开演唱会,大部分时间都投身于乡村教育公益,为山区学校建音乐教室。

有人问他们:“现在早就不缺公益歌曲了,为什么还要坚持?”刘欢的回答很朴素:“因为我能做的事,就该去做。唱歌是我的本事,用本事帮人,天经地义。”

那英则说得更直白:“我小时候家里穷,是街坊邻居帮我凑的学费。现在我有能力了,总得让像我这样的孩子,知道有人在爱他们。”

回看刘欢和那英的公益音乐之路,你会发现,他们唱过的每一首公益歌,都是自己人生故事的注脚——刘欢的歌里有知识分子的“家国情怀”,那英的歌里有东北姑娘的“热心肠”,但归根结底,都是“把别人的痛苦当自己的痛苦,把别人的快乐当自己的快乐”。

就像好人好梦里唱的:“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,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。”明天会更好吗?会的,因为总有人像刘欢和那英这样,用自己的声音,给世界一束光。

此刻,如果你想找一首歌来温暖自己,不妨听听他们的公益音乐。那些旋律里,有最真实的人间情谊,有最动人的生命力量。

或许,这就是公益音乐的意义——它唱出了我们每个人心中,最柔软也最坚韧的部分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