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乐坛常青树转身找鼓手,刘欢这次等的是“老朋友”还是“新惊喜”?

最近总刷到刘欢的消息,不是在综艺里儒雅谈音乐,就是在排练室里盯着乐谱皱眉头。谁也没想到,上周五的傍晚,京城某录音棚门口,这位唱了三十多年好汉歌的“老炮儿”,居然蹲在马路牙子上等了——一个鼓手。

刘欢见鼓手

有乐迷拍下视频:深灰夹克,老布鞋,手里攥着杯没喝完的茉莉花茶,眼睛时不时往录音棚门口瞟。问他“等谁”,他嘿嘿一笑:“等个人,打鼓的,比我可年轻多了。”

这一等,就火了。网友炸了锅:“刘老师亲自等鼓手?这排练得多重要?”“鼓手有这么难找?现在乐坛缺好鼓手吗?” 说实话,真不缺。打开音乐软件,鼓手多得数不清,但能让刘欢蹲着等的,怕是真有点“不一样”。

刘欢见鼓手

刘欢的“鼓点执念”:从好汉歌到录音棚,他等的从来不是“打节奏的人”

熟悉刘欢的人都知道,这老爷子对“节奏”较真是出了名的。早些年录好汉歌,制作人录了三遍鼓,他觉得“没那股子江湖气”,硬是把乐队拉到小酒馆,让鼓手听划拳声、摔杯声,找“野路子里的律动”。后来给甄嬛传写凤凰于飞,为了一个鼓点,他和鼓手在棚里耗了八小时,到最后两人拍着桌子笑:“咱这不是较劲,是给皇上的‘情’找心跳呢。”

刘欢见鼓手

这次等鼓手,据说是因为要做一张“没有预设风格”的实验专辑。作曲朋友给他写了首曲子,开头两句词是“鼓点敲碎月光,琴键爬上山梁”,他说:“没鼓手,这歌‘活’不了。” 为什么?在他眼里,鼓手从来不是“背景板”,是音乐的“脊梁骨”。

“你想想,弯弯的月亮里那鼓点,轻轻的,像摇着小船;北京欢迎你里那鼓点,咚咚的,像人心跳。好鼓手能让音乐‘立’起来,能让你闭着眼也知道,这歌有温度。” 前阵子他和李宇春合作,后台看着鼓手戴着耳机打反拍,突然就跟李宇春说:“你看这孩子,手指头在跳舞呢。” 那眼神,跟看见自家孩子似的。

那“被蹲的鼓手”,到底是谁?

录音棚里的人透露,这次刘欢等的鼓手,姓王,28岁,是个“地下乐队出身”的年轻人。没科班背景,但手上的茧比老鼓手还厚——据说他为了练双踩,鞋底磨穿三双,现在用的鼓棒都是自己磨的,磨得比买的还顺手。

最让刘欢“惦记”的,是他在某综艺上打的一段爵士。别人打爵士炫技巧,他打爵士“讲故事”:鼓点像在说“今天天气不错”,镲片像在笑“你看那朵云多好玩”。刘欢当时正在看电视,突然就坐直了,指着屏幕对导播说:“这个人,我有空见见。”

两人在录音棚见面的场面,据说没那么多客套。刘欢直接把乐谱拍在桌上:“来,打这段。” 年轻鼓手扫了一眼,没急着动手,先问:“这歌想讲什么故事?欢乐的,还是带点疼的?” 刘欢眼睛一亮:“你先打,让我看看你的‘疼’。”

结果那鼓点一响,棚里瞬间安静了。不是那种“咚咚咚”的炸裂,是那种像毛毛雨似的,一点点浸到心里。刘欢听完,半天没说话,端起茉莉花茶抿了一口,然后说:“就是它了——这鼓点,像在我心上挠了一下,不疼,但记住了。”

娱乐圈不缺“流量鼓手”,缺刘欢这样“等鼓手”的人

这几年,综艺里鼓手不少,但大多是“明星鼓手”——学三个月就能上台,镜头前比鼓槌还抢镜。有人说“现在鼓手都成网红了”,刘欢听了摇头:“网红不丢人,丢人的是只想着当网红,不想把鼓点敲进人心里的鼓手。”

他等这年轻鼓手,不是因为“红”,是因为“真”。真喜欢,真琢磨,真敢把心掏出来交给鼓棒。就像他当年唱千万次的问时,对着话筒掉眼泪,不是因为“想红”,是因为“唱的是自己”。

前几天有记者问他:“现在年轻人玩音乐都追求快,您这排练这么磨,值得吗?” 他看着录音棚里年轻鼓手一遍遍调整动作,突然说:“你见过老木匠雕花吗?一刀一刀,慢是慢,但那花能活一辈子。音乐也是,慢点,才能打磨出好东西。”

是啊,娱乐圈从不缺热闹,缺的是愿意停下来等一个“好鼓手”的人。刘欢等的不只是一个敲鼓的,等的是一个能和他一起“把歌唱活”的伙伴,等的是一种“认准了就较真”的音乐劲儿。

说不定下次我们再听他的歌,开头那阵鼓点,就是蹲在马路牙子上等来的“惊喜”。到时候,你可别只顾着跟着晃,得听听——那鼓点里,藏着一个老音乐人的心,和一个年轻人的梦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

刘欢视频为何能持续打动人心?

刘欢视频为何能持续打动人心?

作为一名深耕娱乐圈十多年的运营专家,我常被问起:为什么刘欢的视频总能让人反复回味?今天,我想结合亲身经历,聊聊这背后的秘密。记得多年...

热门歌手 2025-10-02 10:55:11 0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