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为什么刘欢组的四强杀出,让观众直呼“这才是音乐节目该有的样子”?

深夜的音乐综艺后台,刘欢坐在角落的沙发上,手里攥着一张选手名单,眼睛盯着“四强”那两个字,沉默了半晌,突然转头对身边的导演说:“你看,这些孩子,比我们想的,更‘活’。”

刘欢组 四强

这句话,像极了这个夏天歌手2024舞台上的刘欢组——当其他战队的还在纠结选曲是否讨巧、改编是否炸裂时,刘欢带着他的四位“偏执狂”,硬生生在竞技氛围拉满的舞台上,劈出了一条“音乐回归本真”的路。而直到这四位选手站在四强之位,观众才恍然大悟:原来真正的“赢”,从来不是名次,而是让每个音符都有了灵魂。

第一位:胡同口用方言唱故事的“民谣诗人”,让刘欢听到“久违的烟火气”

刘欢组 四强

四强里最让刘欢“拍大腿”的,是唱着北京方言民谣的张磊。初选时,他抱着一把破吉他,开口第一句“前门楼子九丈九,四九城儿都绕着走”,台下观众还在嘀咕“这也能竞技?”刘欢却直接按下按钮,眼睛亮得像发现了稀世珍宝:“你这是从胡同里掏出来的音乐啊!”

张磊的歌里没有华丽的转音,也没有刻意煽情的歌词,但他在前门情思大碗茶里加的那句“您猜怎么着?今儿这茉莉花,是胡同王奶奶从自己院儿里摘的”,让刘欢在后台红了眼眶:“现在的音乐太‘干净’了,干净的像装在玻璃瓶里的标本,而他这歌,是带着泥土味的,热乎的。”

刘欢组 四强

半决赛那场,张磊唱了自创的西直门地铁口,歌里是早高峰挤地铁的打工人、是地铁站里卖唱的盲人、是深夜给对象发“晚安”的程序员。没有升降台,没有炫酷灯光,他就坐在板凳上,拿着吉他轻轻弹。唱到“有个大姐说孩子要上学,今儿得多卖两份盒饭”时,台下观众跟着哼唱,连评委都忘了打分——那一刻,竞技的意义好像突然变得模糊:有人因为张磊的歌,想起自己挤地铁的早晨;有人因为那句“多卖两份盒饭”,突然红了眼眶。

第二位:把京剧唱成摇滚的“叛逆戏曲生”,刘欢说“他让老祖宗的东西活过来了”

四强里最“离经叛道”的,是从小学戏却爱上了摇滚的李辰。初赛时,他西装革履地唱了一段新贵妃醉酒,前半段是京剧的婉转,后半段突然转成嘶吼的摇滚,把导师都看傻了。哈林当场拍桌:“疯了!这太疯了!”但刘欢却摇摇头,指着乐谱说:“你疯得有道理。”

李辰能进四强,全靠一股“轴劲儿”。排练霸王别姬时,他坚持要在古筝solo里加电吉他,编曲老师急得直跳头:“这是经典!不能改!”他却把梅兰芳先生的原唱翻出来对比:“梅先生当年也创新啊,他把京剧唱进了上海滩的大戏院,我为什么不能把京剧唱进摇滚的livehouse?”

半决赛那晚,他穿着戏袍,头戴雉鸡翎,背景是水墨风格的项羽画像。前奏一起,京胡和电吉他碰撞出火花,他吼出“力拔山兮气盖世”时,观众席里有个大爷站了起来,跟着打拍子。刘欢在后台笑着说:“你看,老祖宗的东西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,是活的。李辰这孩子,是用年轻人的方式,让它又‘活’了一回。”

第三位:五音不全却总“跑调”的“素人会计”,刘欢说他的“跑调里藏着真”

四强里最让人意外的,是会计师事务所的职员王磊——五音不全,唱歌还总跑调,初赛时甚至被网友吐槽“这也能过?”但刘欢却坚持留他:“你们听他跑调了吗?我听的是情感。”

王磊是个“倒霉蛋”:工作中被客户骂“效率低”,唱歌被网友嘲“耳朵有问题”,但他每次上台都笑嘻嘻的。复赛时,他唱父亲的散文诗,跑到副歌部分突然破音,台下嘘声四起,他挠挠头说:“不好意思,我爸昨天给我打电话,说想听我唱歌,我太紧张了。”

然后他深吸一口气,重新开口,这次没破音,却带着哭腔:“父亲老了,他在偷老花镜的时候,会想起我小时候调皮,把他的眼镜藏起来的样子。”唱完,刘欢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:“技术可以练,但这种‘真’,是练不来的。你的跑调,不是失误,是感情‘溢’出来了。”

半决赛那晚,王磊没选热门歌曲,唱了首自己写的加班族的月亮:“月亮加班的时候,我还在改PPT,月亮说孩子你快睡,明天还要挤地铁。”没有技巧,没有华丽的编曲,就是大白话。但唱到“月亮说我懂你”时,台下坐满了和他一样的打工人,有人悄悄擦眼泪——原来,不是只有“完美”的音乐能打动人,真实的、带着生活褶皱的声音,更能戳中人心。

第四位:把古典乐玩成“电子神曲”的“音乐学院鬼才”,刘欢称他为“音乐的跨界魔法师”

四强里最“炫技”的,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的林晓曦。别人选歌要么苦情歌,要么流行改编,他却把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改成了电子舞曲,初赛时直接把舞台变成了club,导师们看得目瞪口呆。刘欢却笑得合不拢嘴:“这孩子,比我还敢‘造’!”

林晓曦从小练古典,却痴迷电子音乐。排练野蜂飞舞时,他把小提琴和drop混音,编曲老师直摇头:“这不伦不类!”他却反驳:“莫扎特如果活到今天,也会做电子乐。音乐的边界,是给人打破的。”

半决赛那晚,他站在发光的钢琴上,手指在琴键上翻飞,背景是粒子流动的电子屏,把古典乐的优雅和电子乐的躁动完美融合。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,台下观众疯了似的鼓掌,哈林站起来大喊:“这才是未来的音乐!”刘欢在后台对导演说:“你看,他不是在炫技,是在告诉所有人:音乐没有固定的‘正确’,只要听得爽,听得懂,就是好音乐。”

刘欢组的四强:赢了比赛,更“赢”了音乐的本真

有人问刘欢:“你的战队为什么总能出‘黑马’?是不是有什么独家秘诀?”刘欢喝了口茶,笑着说:“秘诀就是,我没把他们当成‘选手’,我把他们当成‘音乐人’。”

是啊,现在的综艺太卷了:比谁选歌保险,比谁改编炸裂,比谁会营销,却忘了音乐的本质是什么?是情绪的出口,是故事的载体,是人与人之间的共鸣。

张磊的歌里有胡同的烟火气,李辰的唱腔里有老祖宗的骄傲,王磊的破音里有打工人的真实,林晓曦的电子乐里有对未来的想象——他们或许不是最完美的“选手”,但他们都是最真诚的“音乐人”。

而刘欢,就像个护犊子的老父亲,从不为他们拉票,从不逼他们迎合市场,只是默默在后台改编曲,陪他们熬大夜,在他们紧张时拍拍肩说:“别怕,唱你想唱的。”

所以,刘欢组的四强,从来不是“意外”。他们告诉我们:当综艺节目都在追求“流量”和“爆点”时,真正能打动人的,永远是那些“不掺假”的音乐和“不装”的人。

或许,这就是这个夏天,刘欢组给所有观众最好的答案——音乐本该如此,人也该如此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