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唱了好汉歌却“斗”不过糖尿病?刘欢的那些年,藏着多少健康真相?

提起刘欢,脑子里自动播放的一定是好汉歌里“大河向东流啊”的豪迈,或是千万次的问里穿透灵魂的深情。这位华语乐坛的“教科书级”歌手,用嗓子征服了几代人,却很少有人知道,舞台光鲜的他,早已和糖尿病“和平共处”了十多年。有人疑惑:那么注重保养的歌唱家,怎么会得这种病?他的经历,是不是也给所有拼事业的普通人提了个醒?

一、从“无酒不欢”到“滴酒不沾”:糖尿病是怎么“找”上刘欢的?

2009年,45岁的刘欢在一次体检中查出高血糖,随后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。这个消息让不少人大跌眼镜——毕竟,在他眼里,自己一直是个“还算自律”的人。后来他在采访里坦言,年轻时真没把健康当回事:“年轻时候觉得,身体是革命的本钱,但本钱可以无限透支啊。”

刘欢糖尿病

要知道,90年代的刘欢,正是事业最红火的时候。演出一场接一场,录音室里一熬就是十几个小时,为了提神,烟酒成了“标配”。“那时候喝酒得多?白酒、啤酒、红酒,轮着来,一场喝一斤白酒是常事。”他自嘲,“而且有个坏毛病,喜欢吃宵夜,大半夜烤肉、涮火锅,血糖不高才怪。”

更关键的是,他还有糖尿病家族史——父亲就有这病。可那时候年轻,总觉得“病是老的专利”,对身体的信号毫不在意。直到有一次录节目,他觉得口渴得厉害,一杯接一杯喝水,还是止不住,这才去医院检查,一查血糖爆表。“医生当时就说,你要是再晚半年,可能就要打胰岛素了。”如今回想起那段“作死”的日子,刘欢仍觉得后怕。

二、从“抗拒”到“坦然”:他是怎么把糖尿病“管”成“老伙计”的?

确诊之初,刘欢和很多人一样,第一反应是“抗拒”。“觉得天塌下来了,我这嗓子,以后还怎么唱歌?”他说自己甚至偷偷哭过,觉得这是老天爷“封杀”他的嗓子。

但哭归哭,他骨子里那股“不服输”的劲头很快就上来了。“既然得了病,就得治,还能让糖尿病把我困住?”他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彻底戒了酒。“以前说‘无酒不欢’,现在是‘滴酒不沾’。朋友聚会,别人递酒,我就笑着摆手:‘我是糖尿病患者,您多担待,我以茶代酒敬您一杯。’”

戒酒只是第一步,更狠的是饮食控制。“以前喜欢吃甜的,蛋糕、点心、含糖饮料,一天不碰就难受。”现在呢?“家里零食换成了坚果,水果只选草莓、蓝莓这些低糖的,米饭每次只吃小半碗,主食多用粗粮代替。”有次他去外地演出,主办方准备了当地特色甜品,他盯着看了半天,最后还是放下勺子,对身边人说:“看着解馋,但吃了难受,不值。”

运动也成了每天的“必修课”。以前他总觉得“唱歌就是运动”,现在不一样了:“每天早上快走40分钟,下午在家练练器械,雷打不动。”哪怕是赶场的日子,也要在酒店跑步机上跑一会儿,“哪怕只有20分钟,也得动一动,不然血糖‘抗议’。”

这些年,刘欢还练就了一项“本事”——能精准感知血糖变化。“感觉嗓子发干、没力气,就知道血糖可能高了,赶紧测一下,调整饮食或用药。”他说,现在糖尿病对他来说,早已不是“敌人”,而是个“需要好好相处的老伙计”:“只要待它好,它就不会给你惹麻烦。”

三、从“不敢说”到“主动讲”:他为什么要把“隐私”变成“公开课”?

很多人不知道,刘欢刚确诊糖尿病时,连家人都没敢告诉,怕大家担心。“总觉得这是件丢人的事,特别是作为公众人物,怕别人说‘你看,刘欢身体垮了’。”

但后来,他慢慢想通了:“我这么个在舞台上说话有影响力的人,要是能站出来说说自己的经历,是不是能帮到更多人?”从2012年开始,他开始在节目里、采访中主动提及糖尿病,还担任了“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”的宣传员,分享自己的控糖经验。

“有人问我,刘老师,您这血糖控制得这么好,有什么秘诀?我就告诉他们,哪有什么秘诀,就六个字:‘管住嘴、迈开腿’。”他说自己见过太多糖尿病患者,因为不愿意控制饮食、坚持运动,最后并发症缠身,“有人得了白内障差点失明,有人脚烂了截肢,太可惜了。”

更让人佩服的是,他还把健康管理“传染”给了家人。“现在我老婆买菜,会特意看成分表,挑低盐低糖的;儿子想吃零食,她会说‘爸爸说了,这个糖分高,对身体不好’。”有时候全家一起出门,儿子还会监督他:“爸爸,今天步数还没达标,走,再去逛两圈!”

四、刘欢的“控糖经”给普通人上了一课:健康这根弦,什么时候松都不行

娱乐圈是个“名利场”,多少明星为了拼事业,熬夜、酗酒、节食,把身体当成“消耗品”。刘欢的经历,像一记警钟,敲在所有人心里。

我们总以为“年轻就是本钱”,能熬夜就能扛,能胡吃海喝就能代谢。可糖尿病不会因为你年轻就“手下留情”,肥胖、压力、不良作息,都是它的“帮凶”。刘欢45岁患病,现在身边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“糖尿病大军”——20多岁的程序员、刚毕业的大学生、甚至十几岁的中学生,这不是危言耸听,是现实。

他的故事也告诉我们:健康这东西,不是“生病了才需要维护”,而是“平时就要攒”。就像一辆车,定期保养才能跑得远,你也一样。别等到身体发出“警告信号”,才开始后悔“要是当初……”。

最后想说:

如今的刘欢,依然活跃在舞台上,声音依旧醇厚动人。前几年他参加歌手,唱从头再来时,台下的观众都听出了他声音里的故事——那里面有对健康的珍惜,对生活的热爱,还有和病魔“握手言和”的智慧。

其实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演唱会,偶尔会有“高音”(辉煌)和“低音”(挫折),但只要身体这个“乐器”保养得好,就能一直唱下去。刘欢用二十年教会我们:别等到健康“亮红灯”才想起珍惜,这场关于生命的演出,每分每秒都值得认真对待。

你说呢?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