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一首花期欢乐了谁的生活?刘欢的歌为什么总能在岁月里“开不败”?

秋日的阳光斜斜地洒进窗台时,我正把手机音量调到最小——怕吵到午睡的孩子,却还是没忍住跟着哼出了声。是刘欢的花期,那句“春风来过我就开,风雨来过我还在”像一颗裹着蜜糖的种子,轻轻落进心里。这首歌最近突然在短视频平台“翻红”,菜市场卖菜阿姨的摊位旁传来,公园跳广场舞的大妈蓝牙里飘出,就连深夜加班的办公室,也有人偷偷循环播放。奇怪,明明是首“老歌”,怎么听着听着,眼眶就热了?

刘欢的花期欢乐主题曲

说到刘欢的歌,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好汉歌的“大河向东流”,或是千万次地问里的“千万里,我追寻着你”。可花期不太一样。它没有大开大合的旋律,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歌词,像冬日里煨在小火炉上的粥,温温吞吞,却把“生活”两个字熬得烂熟。你听,前奏一响,钢琴像轻轻踩在落叶上,古筝的轮指像溪水流过石缝,刘欢的声音像穿过云层的光——不是那种冲破云霄的高亢,而是带点沙哑、裹着温度的“中年嗓”,唱着“花开不是为了花落,是为了开得明白”。这句词总让我想起楼下的王大爷,退休后开始学画画,画的向日葵永远朝着太阳,别人说他“画得不像”,他摆摆手:“我开心就行,花开给我自己看。”

花期是电视剧我们这十年的主题曲,可刘欢唱它时,没把它当成“任务”,更像在唱自己的人生故事。你知道他这些年经历了什么吗?2019年因身体发福引发关注,后来大家才知道,他患上了“股骨头坏死”,疼得厉害时连走路都困难。可你看他在歌手舞台上唱爱的一生,西装革履,气定神闲,声音里还是那个劲儿——像老树扎根,越是风雨,根越深。有次采访,他说:“唱歌嘛,不就是把自己的日子,酿成别人能尝到的滋味?”花期里那股“不慌不忙的劲儿”,大概就是他从岁月里熬出来的:年轻时怕“红不起来”,成名后怕“江郎才尽”,现在倒想通了,“花期”不是别人定的,是我自己的春夏秋冬,该开的时候开,该落的时候落,只要心里有光,落了也是新的开始。

刘欢的花期欢乐主题曲

有人说,刘欢的歌有“根”。不光是音乐上的根,更是老百姓生活的根。好汉歌唱的是江湖人的仗义,千万次地问唱的是游子的乡愁,到了花期,唱的是普通人的“硬气”。你看歌词:“种子埋进土里,就不怕风和雨”,是不是像楼下那个凌晨四点出摊的煎饼摊大叔?你说他起早贪黑图啥,他笑着说:“给孩子攒首付,图个踏实。”还有“花开不是为了掌声,是为了不辜负期待”,像不像在灯下改论文的老师,像不像在医院值夜班的护士?他们不追求“一夜爆红”,只是在自己的“花期”里,认真地活,用力地发着光。

最近总刷到一条视频:一个90后女孩在直播间里哭,说爸妈突然离世,她觉得生活没意义了,后来听到花期,哭着给爸妈发消息:“我知道,你们希望我好好活着,像花一样,开着自己的花期。”评论区里,有人说“我失恋时靠好汉歌挺过来”,有人说“我爸走那年,天天循环弯弯的月亮”。刘欢的歌像一位老朋友,在你摔跤时递给你纸巾,在你迷茫时拍拍你的肩,什么都不说,却告诉你“我都懂”。为什么他能做到这样?因为他从不把自己当“歌星”,他总说:“我是唱给老百姓的歌,老百姓觉得好,才是真的好。”就像他当年拒绝好汉歌的天价片酬,说“钱够用就行,歌要对得起听的人”,这样的人,写出来的歌、唱出来的声,怎么可能不“扎心”?

现在花期还在火,有人说它“后劲太大”。其实哪有什么“后劲”,不过是刘欢把几十年的生活、几十年的音乐,酿成了一杯普通的酒,喝进去,温热的,是日子里的酸甜苦辣;咽下去,回甘的,是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的劲儿。下次再听到花期,不妨停下脚步,看看窗外——也许路边的野花正开得热闹,像在说:“你看,这就是我的花期,不急不躁,刚好是你。”而你,也在自己的花期里,不是吗?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