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唱的歌,原唱到底是谁?这些经典你可能一直都搞错了!

提到刘欢,华语乐坛没人不竖大拇指。那副“老天爷赏饭吃”的嗓子,稳如磐石的高音,还有把歌唱成“文化符号”的功力,让他稳坐“音乐教父”的交椅。但问题来了——我们跟着刘欢哼唱了半辈子的歌,有多少首真的是他“第一个唱”的?又有多少首,我们误以为是他原唱,其实背后藏着更动人的故事?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,那些关于“刘欢歌曲原唱”的真相,可能会让你听完想立刻翻歌单!

先说一个“没想到”:刘欢最红的歌,还真是他原创的!

很多人以为刘欢的代表作都是“翻唱爆款”,其实不然。最经典的例子,莫过于1998年央视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。这首歌刘欢不仅演唱,还参与了作曲——那句“大河向东流啊,天上的星星参北斗”,至今还是KTV必点曲目。当年剧组找他演唱时,他就提了:“得写出梁山好汉的‘江湖气’,还得有咱老百姓的亲切感。”于是他用北方民谣的调调,加上了戏曲的韵白,结果一唱就成了“时代之声”。

刘欢的歌曲的原唱是谁啊

还有少年壮志不言愁,1987年便衣警察的主题曲。刘欢第一次唱这首歌时,还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,录了一遍就定了音。制作人后来回忆:“他唱得跟真的一样,仿佛把铜墙铁壁都唱出了温度。”这首歌后来成了中国警察的“精神BGM”,原唱身份,从没人质疑过。

从头再来呢?1997年下岗潮时期,刘欢这首歌唱出了多少人的倔强。“心若在梦就在,天地之间还有真爱”,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,而是蹲在路边跟工人兄弟唠家常的实在。这些歌,刘欢不仅唱,还“亲手打造”,原唱这俩字,当之无愧。

被“刘欢光环”覆盖的“原唱真相”,你听过吗?

但有些歌,刘欢唱得太经典,反而让“原唱”成了“冷知识”。就拿弯弯的月亮来说,1990年那英在专辑 following that dream 里首发,当时还没走“实力派”路线,却用这首歌惊艳了乐坛。几年后刘欢在春晚唱了这首歌,他加了一段长笛前奏,声音里多了几分沧桑感,结果很多人:“原来弯弯的月亮是刘欢唱的?”

更有意思的是为着什么。毛阿敏1992年在专辑冲动里收录,当时还没成为“情歌天后”,唱的是都市女子的迷茫。2018年我是歌手上,刘欢翻唱了这首歌,他把编曲做得特别宏大,一口气唱到高音不断,弹幕全在夸“原唱级的改编”。但其实,毛阿敏的版本才是“初稿”,刘欢的演绎,是赋予了它新的灵魂。

甚至绒花这种“老得掉渣”的歌,原唱是李谷一1979年唱的。刘欢在2019年歌手上的版本,把“世上有朵美丽的花”唱得像英雄的史诗,评论区有人说“刘欢唱的才叫绒花”,但殊不知,李谷一当年是用婉转的民腔唱出“小芳”的温柔。

为什么总“搞错”?刘欢的“改编魔力”太强了!

有人问:“刘欢怎么总能把别人的歌唱成自己的?”这就要说到他的“本事”了——他从不“复制原唱”,而是给歌“二次生命”。比如千万次的问,1993年北京人在纽约的主题曲,原版是抒情慢歌,刘欢把节奏加快,加入了摇滚元素,那句“问询南来北往的风”,唱出了第一代中国人在海外的迷茫与倔强,现在提到这首歌,大家只记得刘欢的版本。

还有你不是一滴眼泪,原唱是曹芙嘉2010年的作品,偏流行小调。刘欢在声入人心上带着年轻歌手唱,改成了三重唱的和声,把“你不是一滴眼泪”的孤独感唱成了“一群人的守望”。这种改编不是“炫技”,而是真正理解了歌曲的内核——毕竟刘欢说了:“唱歌不是比谁声音大,是比谁的心进去得多。”

说到底,“原唱”重要,还是“被记住”重要?

其实刘欢从不在乎“原唱”和“翻唱”的标签。他当年唱好汉歌时,拒绝署名“作曲:刘欢”,只写“作曲:赵季平”,理由是“作曲是核心,我只是歌手”。他翻唱别人的歌,也从不说“我比原唱好”,而是“这首歌,我想试试这样唱”。

就像凤凰于飞,原版是1945年周璇唱的老歌,刘欢在2013年我是歌手上重新演绎,没有炫技,却唱出了“旧时光里的惆怅”,有人评论:“听完刘欢的,才懂什么叫‘凤凰于飞,翙翙其羽’。”——这才是好的翻唱:不是抢风头,是让老歌在新时代,遇见新的耳朵。

所以下次再听刘欢的歌,别急着问“是不是他原唱”。先问问自己:这首歌,有没有因为他的演绎,在你的心里“活”了一次?毕竟在音乐的世界里,能让一代代人记住的歌,无论原唱是谁,都是“无价的宝藏”。你心中刘欢最“不可替代”的歌是哪首?评论区里,咱们一起听听故事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