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为什么有人说刘欢的歌不好听?他的嗓子“拿不动”流行歌了吗?

提起刘欢,乐坛里的人谁都得竖起大拇指——从80年代唱到现在的“常青树”,弯弯的月亮好汉歌是刻在几代人DNA里的旋律,格莱美评委、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的头衔更是实打实的专业认证。可奇怪的是,网上总冒出这样的声音:“刘欢的歌听着费劲”“他的嗓门太大了,流行歌哪能这么唱”“我爸妈听他得劲儿,我实在get不到”。

这就有意思了:一个公认的“歌王”,怎么就“不好听”了?难道是咱们的耳朵出了问题,还是他的嗓子,真有人说的那样“拿不动”流行歌?

“他的歌太‘正’了,像喝中药——得品,但不够爽”

刘欢的歌不好听

说刘欢的歌“不好听”的人,十有八九被他的“大嗓门”劝退过。你想想,听周杰伦得摇头晃脑,听薛之谦要跟着叹气,听刘欢的歌呢?得端坐好,竖着耳朵听他胸腔里滚出来的共鸣——那声音厚得像冬天的大棉被,每一个字都带着震荡,高音飙起来更是“雷声大作”,跟现在流行的小情小爱、甜美女声比,简直是“硬汉闯进了美妆直播间”。

有网友吐槽:“我就想听个放松的歌,他一开嗓我血压都上来了!”这话糙理不糙。现在的流行歌讲究什么?“短平快”——副歌30秒内必须炸,旋律得像钩子似的勾住你,最好边听边抖腿。可刘欢的歌偏不。好汉歌算“接地气”了吧?“大河向东流啊,天上的星星参北斗”,旋律简单上口,可你细听,他每个字都带着戏曲的咬字,鼻腔共鸣用得那叫一个“狠”,唱起来像在演单田芳说的评书,痛快是痛快,就是不够“轻”。

更别说千万次的问从头再来这种了,前奏一起就透着“严肃”:这是要干大事的氛围!可现在的年轻人谁爱听这个?抖音神曲都“挖呀挖”了,谁还有功夫品“从头再来,苦涩的笑托载着沉重”啊?不是歌不好,是它跟“快消式流行”八字不合——你非要拿茅台对瓶可乐,当然觉得一个“辣嗓子”,一个“没滋味”。

“他唱的哪是流行歌?是时代的‘背景板’,得结合年代听”

其实说刘欢的歌“不好听”,本质是把“流行”和“好听”划等号了。你要真翻翻他的履历,会发现他压根就没想当“流行歌手”——他是科班出身的“美声+流行”融合派,上世纪80年代刚出道时,国内流行音乐还在起步,他凭着一口“西洋唱法”的底子,愣是把少年壮志不言愁唱成了“主旋律神曲”,后来又用弯弯的月亮相约一九九八撕开了华语流行乐的新路。

那时候的“流行”是什么?是要有“记忆点”的,是要能让人“跟着唱”的,但更重要的是要有“劲儿”。刘欢的嗓子,就是给“劲儿”当引擎的。你听北京欢迎你,“迎接另一个晨光,带来全新空气”,他一开口,整首歌的格局都打开了——不像现在有些合唱,各唱各的,他的声音就像“定海神针”,能把所有人的情绪拢在一起。

可时代变了。00后、10后听着“AI换声”的歌长大,耳朵早被“电子音效”“自动修音”惯娇了。突然来一个刘欢:没修音,气息全靠真本事,高音不带假声的,普通人哼都哼不上去——不是他“拿不动”流行歌,是流行歌早就“迁就”了普通人的耳朵,而他,偏要跟“难唱”较劲。

咱就说,周杰伦的双截棍听着爽吧?可要是让刘欢来唱,那“东亚病夫的招牌,已被我一脚踢开”,非得唱出“狮子吼”的架势,估计粉丝们也得喊“别毁我周公子的歌”。这不是谁的问题,是“工具不同”:刘欢是“大炮筒”,专攻“有分量的主题”;现在的流行歌是“机关枪”,主打“短平快的快乐”。

“你嫌他的歌‘不好听’,可能是因为你忘了‘好歌’长什么样”

说到底,觉得刘欢的歌“不好听”的人,九成九是没“静下来”听过。他的歌就像老北京炸酱面,看着朴实,酱得香、筋道足,得慢慢拌着吃——你得等他起承转合,等他把情感一层一层堆起来,最后那个高音砸下来,才懂什么叫“酣畅淋漓”。

你试过带着耳机,什么都不干,听一场刘欢的好汉歌吗?前奏一起,你眼前是不是就浮现出梁山好汉大口喝酒、大块吃肉的场面?他唱“路见一声吼啊,该出手时就出手”,那不是唱,那是“演”啊!把鲁智深的仗义、李逵的直爽都揉进声音里,现在的歌有谁能做到这个层次?

再比如为无为,很多人说“听不懂”——旋律悠扬,歌词文绉绉,没啥记忆点。可你要知道,这是他五十多岁写的歌,唱的是“无为而治”的人生智慧。这种歌,本来就不是给“快餐耳朵”准备的。它是给那些在生活中摸爬滚打、想静一静的人听的——当你累了、迷茫了,关上窗听他的歌,就像有个老大哥在旁边拍着你肩膀说:“没事儿,慢慢来,日子还长。”

这哪是“不好听”?这是“不讨好”——不讨好“三秒热度”的耳朵,不讨好“流量至上”的规则,只讨好那些愿意花时间品的人。

最后说句大实话:刘欢的歌,本就不是唱给所有人的

就像有人爱喝美式,有人只喝奶茶,刘欢的歌从来就不是“大众口味”的。他是乐坛的“压舱石”,不是“冰淇淋”——没那么甜,没那么腻,但你能从里面品出岁月的厚重和专业的温度。

你说他的歌“不好听”,没问题,审美自由。但你不能否认,当弯弯的月亮前奏响起时,多少80后的眼眶会湿;当好汉歌唱到“大河向东流”时,多少人的血会跟着热。那几代人的青春,都刻着他的声音。

所以,别再用“流行”的标准去绑架“好歌”了。刘欢的歌,可能不够“甜”,不够“潮”,但它够“真”,够“劲”,够撑得起华语乐坛的半壁江山。

下次再有人说“刘欢的歌不好听”,你可以反问他:“你听的是歌,还是心跳?”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