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“刘欢抗癌十余年,为何我们总能在他歌声里听到力量?”

提起刘欢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“乐坛常青树”,是好汉歌里“大河向东流”的豪迈,是我和我亲爱的祖国里“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”的深情。可很少有人知道,这位用歌声陪伴了几代人的艺术家,早在2010年就被确诊患有“脂肪肉瘤”——一种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。更令人揪心的是,2018年,他的癌症复发,这次是喉癌。两次与死神擦肩,他没有被击垮,反而用更淡然的态度面对生活,用更坚定的歌声传递力量。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刘欢的抗癌故事,看看这位“老艺术家”,到底活成了什么样。

刘欢癌症

从“发福”到确诊:一场被忽视的身体警报

其实,刘欢的癌症并非突然来袭。早在2010年,他就在一次体检中查出了脂肪肉瘤。当时的他,正处于事业巅峰期,好汉歌千万次的问等歌曲早已传遍大江南北,他却果断放下手头的工作,赴美国接受治疗。手术很成功,但术后的他明显“发福”了——曾经清瘦的脸颊变得圆润,身形也走了样。不少网友调侃他“为艺术献身,连身材都不要了”,却没人知道,这是长期服用激素药物的副作用,也是他为了活下去不得不承受的代价。

刘欢癌症

2018年,命运再次给了他一击:喉癌确诊。这一次,比脂肪肉瘤更棘手——喉癌不仅影响发声,还可能危及生命。要知道,刘欢的歌声是他的“生命”,没有了声音,他还能站在舞台上吗?面对外界的猜测,他罕见地在采访中坦言:“刚开始确实害怕,但怕有什么用?面对它,治它,就完了。”

治疗中的“妥协”与“坚持”:歌手的嗓子,怎么保?

喉癌的治疗,往往要面对一个艰难的选择:保命还是保嗓子?刘欢选择了前者,但也想尽办法保住“唱歌的本能”。手术、放疗、化疗……他挨了个遍。最难受的时候,他连喝水都困难,更别说唱歌了。为了术后能恢复发声,他在医生的指导下,每天对着镜子练习呼吸、发音,从单字到短句,从哼歌到完整旋律,一点点“找回”自己的声音。

有网友看过他近年演出的视频,说他的声音不如以前清亮,甚至有些沙哑。但他从未停止唱歌——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,他和几位老艺术家一同演唱雪花,尽管声音略带沧桑,却字字带着深情;2023年的综艺时光音乐会里,他翻唱自己的弯弯的月亮,前奏一起,无数人瞬间破防:“还是那个刘欢,他的声音,就是我们的青春。”

“嗓子是老天爷赏的饭,但怎么吃,自己说了算。”刘欢曾在节目里这样说。如今,他依然会定期复查,依然会推掉一些“累人的工作”,但只要站上舞台,他永远会把最好的状态留给观众。这种“妥协”与“坚持”,不正是人生最真实的模样吗?

抗癌十余年:他把“病痛”活成了“养料”

或许有人会问:癌症那么痛苦,刘欢是怎么扛过来的?答案藏在他的生活态度里。

他从不避谈自己的病情,反而常常用幽默化解沉重。有次采访,被问到抗癌心得,他笑着说:“就跟咱们打游戏一样,遇到‘BOSS’了,就打过去,打不过就调个level再打,总归能通关。”他喜欢研究美食,术后饮食受限,他就变着花样做清淡的菜肴,还把自己发在社交平台,配文“病号餐也有春天”;他爱运动,即便在家休养,也会每天散步、打太极,说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,这话没错”。

更让人动容的是,他从未停止传递温暖。2010年手术后,他发起“刘欢基金”,资助贫困地区的音乐教育,他说:“我生病了,但还有很多孩子需要音乐,我想把这份幸运传递下去。”疫情时,他在线上开演唱会,所得收入全部捐给医护人员;遇到年轻歌手请教,他耐心指点,从不藏私:“这个行业,拼到最后是拼人品,拼用心。”

其实,刘欢的抗癌故事,早就不只是一个“明星生病治病”的八卦,更像是教科书级别的“生命教育”。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:命运或许会给你设坎,但跌倒了不站起来,才是真的输了。你看,现在的他,依然会陪女儿逛街,依然会在镜头前谈笑风生,依然会在唱到高音时握紧拳头——他的眼睛里,有经历风雨后的通透,更有对生活的热爱。

写在最后:比歌声更动人的,是“活着”的力量

这些年,我们见过太多明星因病倒下,也见过太多人在病痛中挣扎。但刘欢不一样,他把癌症变成了自己人生的一部分,却没让它定义自己的人生。

你可能会问:“刘欢抗癌这么多年,到底图什么?”或许他自己最清楚:不图什么,只是想好好活着,想继续唱那些能温暖别人的歌,想看着女儿长大,想和老伴儿慢慢变老。

就像他在从头再来里唱的:“心若在,梦就在,天地之间还有真爱。”刘欢的故事,没有狗血的剧情,没有刻意的煽情,只有一个人的真实经历与坚强。或许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人生的“坎”,但只要像他一样,不放弃、不退缩,把每一次困难都当作成长的机会,总有一天,我们也能在自己的人生里,唱出属于自己的“好汉歌”。

想对刘欢说一声:谢谢你,用歌声陪伴了我们的青春;更谢谢你,用行动告诉我们:活着,本身就是一种力量。愿他一直健康下去,愿我们都能从他身上学会“好好活”的勇气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