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带病坚持的20年,娱乐圈谁还在熬?

2019年歌手总决赛直播,镜头给到刘欢时,他正弯腰整理乐谱。灯光太亮,能清晰看见他鬓角的白发,还有脖子上那道若隐若现的手术疤痕——当年因脂肪肝引发的心脏问题,医生在他心脏里装了两个支架。观众弹幕突然刷起来:“刘老师怎么还这么拼?”“身体要紧啊。”他抬头笑了笑,摆摆手说:“没事,唱完这首就休息。”

刘欢病

可这一“休息”,就是整整20年。从1998年确诊脂肪肝、高血压,到2009年心脏手术,再到如今58岁依然活跃在音乐现场,刘欢的“病”,早就不是秘密。但奇怪的是,没人觉得他“过气”或“可怜”,反而总有人感叹:“看到刘老师,就觉得咱这点累算啥?”

01 胖出来的“病”:一个歌手的健康警钟

刘欢病

说起来,刘欢的“病根”,半是遗传,半是自己“熬”出来的。

他出生在天津一个普通家庭,父亲是工人,母亲是医生。打小他就爱吃,尤其爱炖肉、炸酱面,体重跟着年龄一路飙升。大学考上中央音乐学院,系主任找他谈话:“刘欢,你嗓子条件不错,但得控制体重,不然影响舞台形象。”他拍着胸脯保证:“老师放心,我一定减!”

可进了娱乐圈,这承诺就成了泡沫。90年代,他是中国内地最红的“音乐大叔”,好汉歌千万次的问弯弯的月亮,哪首不是街知巷闻?可红归红,忙起来连轴转:白天录节目,晚上写歌,凌晨飞外地商演,下了飞机直奔酒店,盒饭里还得加根火腿肠。“那时候哪有时间吃饭?逮着啥吃啥,晚上收工还得跟朋友撸串,啤酒当水喝。”他在一次采访里自嘲,“体重最高到过210斤,血压蹭蹭往上涨,医生说:‘再胖,你以后就别想唱歌了。’”

1998年,他查出重度脂肪肝、高血压。医生没留情面:“你这心脏,就像穿了双小鞋,硬塞进去的脚,哪天挤爆了都不知道。”他当时吓得不轻,可转头又接了电视剧枉凝眉的作曲——因为那是他恩师王立平的作品,他说“不能推”。

真正让他“刹住车”的,是2009年的心脏支架手术。那天手术室外,妻子卢璐哭红了眼,医生出来叹气:“再晚来半小时,神仙也救不了。”从手术室出来,刘欢摸着胸口,第一次觉得“名利算个屁”。他回家把所有通告推了,开始在厨房学做饭——以前从不进厨房的他,现在能捣鼓出一桌健康菜;以前雷打不动的夜宵,现在换成温水泡燕麦;以前能坐着不站着,现在每天雷打不动走1万步。

“以前觉得‘拼’就是熬夜赶工,现在懂了,能好好吃饭、好好睡觉,才是对自己最大的‘拼’。”他说。

02 带病“熬”的真相:不是硬扛,是“舍不得”

要说刘欢“不爱惜身体”,谁都不信。可他总让人觉得:“怎么还这么拼?”

2012年,他担任中国好声音导师,录制时刚做完心脏手术没多久。节目组想让他坐着录,他摆手:“不行,学员唱歌我站着,才显得尊重。”录到12点,他偷偷往后台溜,助理追出来:“刘老师,您不是说好10点就回去休息吗?”他回头一笑:“最后两组学员,我听完再走。”有次学员问他:“刘老师,您身体不好,怎么还这么拼?”他指着舞台边的观众席:“你看那些观众,他们花钱买票来,不是来看我病恹恹的样子的。”

“舍不得”三个字,道出了他带病坚持的真相。

舍不得音乐。2018年,他在北京办演唱会,唱到从头再来时,突然停下来:“这首歌,我唱了20年。每次唱,都觉得还能再用力一点。”那天他唱了整整3个小时,安返酒店时,助理发现他背后的衣服全湿了——因为太投入,根本没注意自己心脏在跳。

舍不得观众。2023年,他到上海参加音乐节,下着小雨,观众冒雨等了3个小时。他上台时先深深鞠躬:“对不住,让大家等久了。”然后就唱了2个小时,没休息。散场时,观众撑着伞喊:“刘老师,注意身体啊!”他回头挥挥手:“你们也一样。”

更舍不得“传道授业”。他在音乐学院教了30年书,学生里出了不少歌手。有个学生问他:“老师,您总说‘别拿身体换钱’,可您自己……”他打断:“我是换钱,但换的不是‘钱’,是‘心’。我唱一辈子歌,就是想让更多人听懂音乐;教一辈子学生,就是想让年轻人别走我当年弯路。这‘心’,值得换。”

03 娱乐圈最稀缺的“清醒”,不是红,是“活着”

可娱乐圈里,像刘欢这样“清醒”的人,不多见。

前几年,有个28岁的歌手直播时猝死,经纪人说“他最近太累了”;去年,有个偶像团体成员舞台晕倒,粉丝还在洗“哥哥努力值得”;更别说那些通宵赶通告、节食减肥、玻尿酸打满脸的明星——他们好像忘了,没了健康,舞台再亮,也照不见自己。

刘欢不止一次在采访里“泼冷水”:“别跟我提‘拼’,拼完了,医院替你拼。”有次年轻歌手问他:“刘老师,怎么才能像您一样红这么久?”他说:“先活到我这岁数再说。”

他活得“慢”,反而“久”了。别人在抢通告,他在家陪妻子看老电影;别人在比谁的粉丝多,他在给学生改作业;别人在发“今天瘦了2斤”的微博,他发一张自己做的健康餐配文:“比红烧肉香,还不堵血管。”

这“慢”里藏着真智慧:他知道,观众的掌声会停,热搜会过,但好的音乐和健康的身体,能陪你一辈子。

04 写在最后:能走远的,从来都是“惜命派”

前几天翻到刘欢2019年发的一条朋友圈:“今天走了12000步,感觉心脏在跟我‘谢谢’。”下面配图,是他牵着狗在公园遛弯的背影,头发白了,背有点驼,但笑得特别开心。

突然想起他说过的一句话:“有人问我,你这辈子最后悔什么?我说,没后悔。胖过、病过、拼过,值了。”

是啊,值了。值在他在名利场里守住了“健康”这条底线;值在他让观众知道,“拼”不是豁出命,而是把命拼在值得的事上;值在他让年轻人明白,能走远的,从来不是最“敢熬”的人,是最“会惜命”的人。

娱乐圈太缺刘欢这样的“清醒者”——他有资格拼,却选择“悠着”;他有能力红,却愿意“慢下来”。这哪是“病”啊?这分明是“定力”。

最后想问你:如果让你选,是“拼三年赚一套房”,还是“好好活三十年看遍山河”?刘欢选了后者,你呢?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