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当“刘欢的女儿”不再是她唯一的标签:刘欢潇用实力破圈,你真的看懂她的音乐野心了吗?

在流量裹挟的娱乐圈,星二代似乎总被困在“父辈光环”的玻璃罩里——有人含着金汤匙出道,却难逃“靠父母”的质疑;有人拼命想撕掉标签,却又在观众的刻板印象里打转。直到刘欢潇站在歌手2024的舞台上,用一首带着颗粒感嗓音的给 me a reason,才让很多人突然意识到:原来那个总被介绍为“刘欢女儿”的女孩,早已在音乐的赛道上悄悄跑了很远。

刘欢潇

从“刘欢的女儿”到“刘欢潇”:她凭什么挣脱光环?

第一次在公开场合看到刘欢潇,大多数人都会下意识寻找她和父亲的相似处——浓眉、眼角的弧度,甚至说话时偶尔扬起的尾音。但当她开口唱歌,那些“像爸爸”的联想会立刻被她的音乐风格冲淡:她的声音没有刘欢式的醇厚宏大,反而带着一丝少女的倔强和野性的张力,像把生锈的刀,在慢板的旋律里划出细碎的火花。

刘欢潇

“我知道很多人认识我,是因为我爸爸。”刘欢潇在一次采访里坦然说,“但这恰恰是我更想唱歌的原因——我想让他们知道,刘欢潇不是谁的附属品,就是一个喜欢唱歌的女孩。”

为了这句话,她熬了整整8年。18岁那年,她偷偷揣着攒了三年的零花钱,一个人跑到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学音乐。同班的同学大多是“音乐世家”或“童星出道”,问她“你爸爸是刘欢,为什么不走捷径”,她只笑笑:“捷径?我爸爸要是能让我少走一步,他自己早就帮我走了。可他只跟我说,‘唱歌是自己的事,别指望别人’。”

在美国的几年,她住过合租的单间,在酒吧驻唱时被醉酒顾客泼过酒,写过上百首被唱片公司拒之门外的小样。有次视频聊天,她跟刘欢吐槽“今天唱到嗓子出血,台下没几个人听”,刘欢没多说话,第二天就给她转了笔钱,附了句:“买壶好茶润润嗓子,嗓子是你的兵,得供着。”后来她才知道,那笔钱是刘欢刚接完一个广告代言预支的片酬。

音乐里“藏”着她的叛逆与温柔

翻开刘欢潇的原创作品列表,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她的歌几乎从不写宏大的家国叙事,也不唱撕心裂爱的情歌,反而总在捕捉那些“被忽略的生活褶皱”——深夜便利店门口等外卖的骑手、地铁站里抱着吉他唱歌的流浪歌手、甚至一只被遗弃在路边的小猫。

“给 me a reason不是写给某个人,是写给自己。”她在创作手记里写过,“有段时间总觉得自己不够好,不够‘优秀’,不够‘配得上’大家的期待。后来突然明白,所谓的‘理由’,从来不是别人给的,是自己在无数个‘不行’里,给自己找的‘行’。”

这首歌被她改编成歌手的竞演版本时,她在前奏加入了地铁报站的环境音。有人问“为什么要加这个”,她说:“你看,站台上人来人往,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故事和疲惫,但你看那个唱歌的小哥,就算没人鼓掌,他还是唱得特别认真——这就是我想传递的力量:你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什么,只要你还在走,就值得被看见。”

还有首写给流浪猫的歌,叫橘子的夏天,是她22岁时在小区楼下捡到一只橘猫后写的。“它刚来的时候浑身脏兮兮的,一碰就发抖,后来每天等我回家,都会叼着一片叶子放在门口。”她唱这首歌时,眼角会泛红,“你看,那些被世界忽略的小生命,其实比谁都用力地活着。”

刘欢的“放养”:父爱是“不管”,也是“不惯”

提到刘欢潇的成长,绕不开她和父亲的关系。很多人好奇“刘欢怎么让女儿走自己的路”,答案藏在几个小细节里。

刘欢潇15岁生日,刘欢送了她一把二手吉他,琴身上还贴着前主人的贴纸。“他说‘好琴不一定是新的,就像好歌不一定非得是爆款’。”刘欢潇笑着说,这把吉他后来成了她创作最常用的乐器。

她刚回国发第一张专辑时,刘欢没给任何一个朋友打电话“打招呼”,反而在专辑发行那天,发了一条朋友圈:“我女儿今天发歌了,我听了,还行,你们自己听吧。”后来她才知道,那天刘欢把专辑循环了一整夜,凌晨三点给她发消息:“第三首歌的鼓点再密一点,副歌会更炸。”

“他从不帮我‘铺路’,但会在我没路走的时候,给我指盏灯。”刘欢潇说。去年她参加音乐综艺,因为改编风格太“小众”被网友骂“不尊重舞台”,刘欢打电话给她,只说了句:“你记住,唱歌是给自己听的,不是给键盘听的。要是他们觉得不好听,你就唱得更难听一点——反正歌是你的,爱听不听。”

结语:比起“刘欢的女儿”,她更想成为“能唱歌的刘欢潇”

现在的刘欢潇,已经很少在采访中主动提“刘欢”两个字。她的社交账号里,大多是后台练歌的视频、和音乐人聊天的碎片,还有几只她收养的流浪猫。有人说她“高冷”,不懂得营销自己,她却觉得“挺好”:我唱歌,有人听,就好;没人听,我就唱给楼下的橘猫听。

或许这就是她最倔强的地方:在一个追求“速成”和“曝光”的行业里,她偏要用“笨办法”一点点攒实力——写歌、练声、跑小场地,把“刘欢的女儿”这个标签,熬成“刘欢潇”自己的声音。

下次再听到她的歌,希望你能记住:不是“刘欢的女儿”在唱歌,是一个叫刘欢潇的女孩,在用歌声告诉你:别怕慢,只要你在走,终有一天,你会走到光里照不到的地方——但那里,有属于你的光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