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那个总叼着烟斗的刘欢,烟斗里到底藏着多少你不了解的故事?

说起刘欢,你想到了什么?是好汉歌里"大河向东流"的豪迈,是弯弯的月亮里嗓音里的温柔,还是综艺里自带"爹味"的乐评导师?但你有没有注意过,他手里总攥着个标志性的烟斗——不是年轻人夹在指间的细杆烟,是那种带着复古感的粗 bowl,捏在手里像握着个小茶壶,说话时指尖会无意识地摩挲着斗柄,连带着整个人都透出股"老派知识分子"的劲儿。

你有没有好奇过?这个唱了一辈子歌的音乐人,怎么就跟烟斗杠上了?这烟斗里装的,到底是烟,还是别的什么?

烟斗不是他的"标配",是"半条命"

刘欢抽烟用的烟斗

在娱乐圈,明星的"随身物件"往往是个性标签:比如梁家辉的保温杯,陈道明的书法笔,周杰伦的鸭舌帽。但对刘欢来说,烟斗更像他身体的一部分——不是刻意为之的"人设",是刻进骨子里的习惯。

早些年,他抽烟斗的事还不算常见,直到2012年参加中国好声音,坐在导师椅上,他总会在选手演唱间隙,不自觉地摸出烟斗装烟丝,打火机的"咔哒"声刚响,镜头就会立刻切到别的导师。后来观众开玩笑说:"刘欢老师烟斗里的烟丝,是不是比评委打分还准时?"

其实有人问过他:"老刘,你这是跟谁学的啊?"他当时的回答特别实在:"哪跟谁学,就是戒烟戒到一半,发现烟斗抽得慢,能少吸点儿毒。"这话听着像玩笑,但老粉都知道,刘欢年轻时烟瘾可不小,据说一天能抽两包,后来嗓子出了问题,医生严令禁止,他才狠心戒了——改抽烟斗,因为烟斗抽的是烟丝,燃烧慢,烟气凉,对喉部的刺激小得多。

"那时候嗓子像贴了层砂纸,稍微多说话就疼。"有次他在采访里回忆,"改烟斗后,一支烟能抽半小时,慢慢品,反倒觉得烟味里有点儿甜。"现在你想啊,一个每天要在录音棚里待十个小时的歌者,对嗓子的保护简直像对文物,烟斗于他,哪里是"爱好",分明是"职业工具"。

那个烟斗,是有故事的

刘欢的烟斗,不是随便买的。有人曾经在后台见过他兜里揣着个皮套,打开是三把烟斗,材质分别是海泡石、石楠根和 briar(根瘤木),每把上面都有磨损的痕迹,尤其是那把 briar 烟斗,斗壁已经油光锃亮,像包了浆的紫砂壶。

"这把陪我快二十年了。"他当时握着那把烟斗说,"是美国一个老匠人做的,没牌子,就是手作。早年在纽约录音,跑了三家店才碰到合手的一把——斗要够深,烟丝才烧得均匀;柄要粗点,握着才踏实。"后来他每次去国外,只要逛老城区,总会拐进烟草店看看,不是买烟丝,就是瞅瞅有没有新做的烟斗,但"总觉得没把手的顺手"。

还有件事挺有意思。刘欢的妻子,卢璐,以前不让他抽烟,尤其是不让在家里抽。"烟味太大,孩子受不了。"但有一次卢璐出差,刘欢在家练歌,练到嗓子哑了,又忍不住摸出烟斗,抽了两口,结果被提前回家的卢璐抓了个正着。他以为要挨批,没想到卢璐看着他手里冒烟的烟斗,叹了口气:"算了,你抽吧,但下次买点儿好点的烟丝,别买那十块钱一袋的。"现在刘欢的烟丝,都是卢璐在国外给买的,说是"进口的,尼古丁含量低"。

你看,烟斗这东西,对刘欢来说,哪里只是个抽烟的工具?那是跟嗓子"和平共处"的证明,是跟妻子"斗智斗勇"的默契,是跟岁月"讨价还价"的见证——每一道烟油浸染的纹路,都藏着他不为外人所知的生活气。

烟斗里的刘欢:是真性情,也是真通透

有人可能会说:"刘欢都这年纪了,还抽啥烟斗啊,不健康。"但你见过台上唱歌的他,和台下抽烟斗的他吗?台上,他总是西装革履,头发梳得一丝不苟,唱到高音时会闭上眼睛,整个身体都在颤,像要把所有的情绪都吼出来;台下,他会松开领带,瘫在沙发里,捏着烟斗慢悠悠地抽,跟你聊杜甫的诗,聊贝多芬的曲子,聊"为什么现在的歌越来越不耐听","有时候想想,我们这代人是不是把音乐做'复杂'了?"

有次节目里,一位年轻歌手问他:"刘老师,您觉得做音乐最重要的是什么?"他没立刻回答,而是掏出烟斗,装了半斗烟丝,点上,吸了一口,缓缓吐出烟圈,才说:"是'真'。你听弯弯的月亮,当年我就想唱出那种对故乡的'念',不是装出来的,是真的想。现在有些歌,旋律是不错,但听着像在'演',没劲儿。"

这话听着直接,甚至有点"冲",但这就是刘欢——他用烟斗包裹着直率,用烟圈圈住了真诚。就像他的烟斗,外表古板,内里却藏着无数经过时间打磨的细腻;就像他的歌,从不刻意讨好,却能让几代人跟着哼唱。

所以啊,那个总叼着烟斗的刘欢,烟斗里藏的从来不是什么"神秘大佬"的排面,也不是"老派艺术家"的矫情,就是一个普通人,用自己的方式爱着生活,爱着音乐,爱着这个世界。就像他说的:"烟斗抽的是时光,唱的是心情,日子不就是这样嘛,有点苦,有点甜,但得慢慢品,才能品出味儿。"

下次再看到他捏着烟斗,别光顾着笑了——你细品,那烟斗里飘出的,哪是烟啊,那是半个世纪音乐人的故事呢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