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战队淘汰的到底是谁?这结果真的对得起他口口声声的“音乐初心”?

这几天中国好声音的微博评论区,都快吵翻了天。有人指着屏幕骂“黑幕”,有人气得弃综,更多的人在问:“刘欢老师队的周默涵,怎么就被淘汰了?” 说真的,要不是节目正播到白热化阶段,我都不敢信——那个盲选时唱浮夸让刘欢当场拍案“这声音太有生命力”的姑娘,那个被刘欢夸“每个字都在抠细节”的实力派,居然在战队PK阶段就打包回家了?

刘欢战队淘汰了谁

先说说周默涵这姑娘,到底“值不值得”留到最后。盲选时她穿一身素色连衣裙,抱着吉他站上舞台,开口第一句“有人问我你究竟是哪里好,这么多年我还忘不了”就攥紧了观众的心。不是飙高炫技的“开口跪”,却把爱情的苦唱得像在讲自己的故事,连见惯大场面的刘欢都忍不住前倾身子,录完还追着问“你这首歌自己编的吗?太有想法了”。后来几次battle,她改编的南屏晚钟用蓝调打底,把老歌唱出了爵士的慵懒和思念的缠绵,连那英都感叹“这嗓子是老天爷赏饭吃”。按理说,这样的选手不该走得这么早,可偏偏,她就成了刘欢战队第一个被“送”走的学员。

淘汰那场,周默涵唱的是你的答案。说实话,现场发挥不算顶尖,但也绝对没到“失误”的程度。问题出在哪儿?很多人说是“赛制坑”——导师冲着学员选,结果被选的学员最后PK成绩不好,连累导师背上“带不动”的锅。但往深了看,周默涵淘汰,背后藏着刘欢战队这两年最拧巴的“固执”。你要说刘欢不懂大众审美?他比谁都懂,不然也不会在盲选时为周默涵转身。可他太“轴”了——明明知道观众喜欢“情绪炸裂”的表演,他非要让学员“把故事讲透”;明明知道网络投票偏爱“快歌记忆点”,他却坚持“慢歌才见真功夫”。就像他在后台说的:“我选学员,不是选‘炸场工具’,是选能一起把歌‘磨’出味道的人。”可好声音毕竟是个竞技舞台,观众投票的遥控器,永远跟着“刺激”“过瘾”走,周默涵那首像电影配乐般的你的答案,在隔壁战队摇滚嘶吼的对比下,自然就“输了气势”。

刘欢战队淘汰了谁

更让人觉得唏嘘的是,刘欢自己早就知道这种“拧巴”。去年他战队淘汰姚晓棠时,就在采访里叹气:“我这个老头子,可能就是太想教他们‘好好唱歌’了。”可观众要的不是“老师要教什么”,是“我想听什么”;节目要的不是“音乐传承”,是“话题热度”。就像弹幕里有人说的:“周默涵要是去了那英队,估计早就被包装成‘情歌天后’了;要是去Lisa队,说不定靠颜值和改编就能火一把。”可偏偏,她遇到了把她当“璞玉”打磨的刘欢,而刘欢的“打磨节奏”,和这个“快消式”的综艺舞台,完全是两条平行线。

其实细想想,这些年刘欢战队的学员,走的往往不是“爆火”的路子。前两年的单依纯,初舞台虽然惊艳,但真正被大众记住,还是靠后来慢慢沉淀的作品;去年的蔡子鸥,唱民谣被说“没记忆点”,可现在还有人翻她唱给电影人的情书的片段。刘欢好像总在做“逆行的事”——在所有人都追求“一夜爆红”时,他坚持让学员先“学会走路”。可问题是,综艺舞台的“跑步比赛”,等不起你慢慢走。就像他淘汰时对周默涵说的:“你记住,被淘汰不是你的歌不好,是这个舞台的规则,暂时装不下你这样的歌手。”

刘欢战队淘汰了谁

现在再回头看那个问题:刘欢战队淘汰的到底是谁?是一个有实力却没被“流量”眷顾的姑娘,也是一个“想好好做音乐”的导师,在这个“快就是好”的综艺里,不得不交出的“妥协答案”。至于这结果对不对得起“音乐初心”?可能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答案。但至少,像周默涵这样的歌手,不该被这么快遗忘——毕竟,那些能让我们听了三五年还翻来覆去循环的歌,从来都不是靠“炸场”唱出来的。

最后问大家一句:如果是你,会把珍贵的一票投给“稳扎稳打的故事感”,还是“瞬间点燃的情绪值”?评论区聊聊吧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