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战队那个被喊“小刘欢”的学员,到底叫什么名字?背后故事比你想的更暖!

最近刷中国好声音的观众,是不是都被刘欢战队里那个“小刘欢”给戳中了?不是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,也不是爱穿老头衫,而是开口唱歌时,那股子从胸腔里撞出来的声音,分明带着刘欢老师年轻时的影子——浑厚、带着点不羁的颗粒感,唱到高音处却像裹了蜜,又甜又稳。

有人翻出刘欢老师早年的现场视频对比,发现两人唱弯弯的月亮时,闭着眼听,几乎分不清是“老刘欢”还是“小刘欢”。连坐在转椅上的刘欢自己,都曾在学员考核时笑着揉揉他的头:“你这嗓子,是老天爷赏我战队一口饭啊?”

可你有没有好奇过,“小刘欢”本名叫什么?这外号背后,真只是因为声音像吗?

刘欢战队小刘欢叫什么

要说他这外号,可不是观众瞎喊的。记得第一次盲选,他选了一首千万次的问,前奏一起,四个导师的手都没停过。李健皱着眉转过来,肖战也跟着点头,直到刘欢的转椅“咔哒”一声转过来,眼睛都亮了:“你是不是练过美声?你这共鸣位置,当年我老师天天骂我找不着。”

学员当时有点紧张,挠头说:“没正经学过,就是跟着我爸的旧磁带学的。我爸以前总说,你唱这歌,跟刘欢一个味儿。”

就这么一句无心的话,让刘欢记住了他。后来战队内战,他唱好汉歌,高音飙到“大河向东流哇”时,刘欢在后台攥着拳头,比学员本人还激动。直播结束后,刘欢发了个朋友圈,配了张学员唱歌的照片,配文就俩字:“传承。”

从那以后,“小刘欢”的外号就在战队里叫开了。不是调侃,是带着亲昵和认可——就像徒弟跟着师傅学手艺,徒弟的手艺得到师傅点头,那“小×师傅”的称呼,就是最好的勋章。

说回本名,他叫刘宇。

23岁的东北小伙,老家在黑龙江一个种小麦的小镇,爸妈都是普通的农民。他总说自己“没啥背景,嗓子就是最大的背景”。12岁时,镇上来了个支教的音乐老师,放了一盘刘欢的北京人在纽约磁带,“当时觉得,这人唱歌咋能把故事说得这么明白?像在我耳边唠嗑一样。”

从那天起,他就偷偷跟着学。没钱买音响,就把收音机调到最小声,躲在炕头捂着耳朵唱;高中住校,省下半年的早餐钱买了二手MP3,下载了所有刘欢的歌,一遍遍调嗓子,把“啊—啊—啊”的练声调,练成了宿舍楼里最固定的“起床铃”。

直到参加好声音,他才第一次出省。“下飞机看见北京的天,我突然想起我爸说的,‘你唱那歌,要是刘欢本人听了,准夸你’。”现在他真听到了,却比当初躲在炕头练声时还紧张:“刘欢老师跟我说,‘模仿是条路,但不能走到头。你得让大家记住刘宇的声音,不是“第二个刘欢”。’”

所以你看,“小刘欢”从来不是简单的“复制粘贴”。刘宇唱从头再来时,会把东北人骨子里的韧劲儿加进去;唱我爱你中国时,会想起老家麦浪翻滚的样子——这些都是刘欢老师给不了他的,但正是这些“不一样”,让他的声音有了自己的根。

最近刘宇晋级了四强,后台有人问他:“现在被喊‘小刘欢’,会觉得压力大吗?”他笑着把话筒往刘欢那边递了递:“压力有啊,但你看,刘欢老师就坐这儿呢,我不怕走歪路。”

刘欢在旁边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,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这小子,比我当年会说话多了。”

或许这就是音乐最动人的地方——不是孤独的闪耀,而是一代一代人,把心里的火传下去。刘宇的“小刘欢”,不是终点,是起点。以后再有人问他叫什么,他可以挺起胸膛说:“我叫刘宇,刘欢老师的‘小刘欢’,也是我自己的‘刘宇’。”

而我们在屏幕前听见的,也不只是一个年轻的声音,是种子冲破泥土的声音,是热爱长成大树的声音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