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说华语乐坛的“活化石”,刘欢和毛阿敏绝对是绕不开的两座山。一个是被圈内人称为“音乐教授”的殿堂级唱将,一个是从春晚舞台火遍大江南北的“金嗓子”,两人一个稳如泰山,一个炽热如火,却在几十年的光影交错里,酿出了一段让人羡慕的“神仙友情”。
话说回来,刘欢是谁?内地乐坛“定海神针”,唱功没得挑,性格更是出了名的直率通透,鲜少公开夸人,更别提用“尊敬”这样的词去评价同行。可偏偏对毛阿敏,他不仅不止一次在采访里说“我是真佩服她”,甚至还在节目里透漏过:“阿敏走过的路,我到现在都觉得不容易——换作是我,可能早就扛不下来了。”
这话可不是随口一说。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毛阿敏刚出道那会儿,其实比刘欢更早“破圈”。1985年,她拿了第一个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通俗唱法第三名,第二年就登上了春晚,唱了请到天涯海角来,一夜之间红遍全国。那时候的毛阿敏,是唱片公司抢着要的“顶流”,是观众心中“唱功最好的女歌手”。可谁能想到,就在她事业最巅峰的时候,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,几乎把她推向了深渊。
90年代初,因为一些复杂的原因,毛阿敏陷入了巨大的舆论漩涡,演艺事业直接停摆。那段时间,她几乎消失在大众视野里,甚至有传言说她“要退出歌坛”。可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她要就此沉寂时,1993年,毛阿敏带着渴望的主题曲悠悠岁月重新出现在大家面前——那时候的她,唱腔里多了几分沧桑,眼神却比之前更坚定。
而刘欢,恰恰是这段“低谷岁月”的见证者之一。后来他在一次采访里说:“我记得那时候她从外地回来,整个人瘦了一圈,见到人就笑,可我知道她心里苦。但她没说一句抱怨的话,就是闷着头写歌、练歌,说‘我还要唱,我等得起’。”刘欢坦言,自己从毛阿敏身上看到了一种“韧劲”——“在娱乐圈待久了,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?但能把风波当磨刀石,咬着牙往前走的,没几个。阿敏是其中一个。”
除了对她的坚韧佩服,刘欢对毛阿敏的专业度更是赞不绝口。两人真正意义上的“第一次合作”,是1992年为电视剧 OUTOBAN(_outside ban)合唱穿越。当时刘欢主动找到毛阿敏,说“这歌得你来唱,你的声里有股劲儿,能把故事撑起来”。录音的时候,刘欢毛阿敏为了一个尾音的处理,在棚里磨了整整一下午。毛阿敏坚持“这个气声要收着点,太满了就显得刻意”,刘欢起初不以为意,试了几遍后,反而笑着说:“还是你懂,女歌手的细腻,确实是我们男歌手学不来的。”
后来合作篱笆墙的影子不白活一回这些经典,刘欢越来越发现,毛阿敏对音乐的“直觉”有多厉害。“她不认识谱没关系,张嘴就能抓住旋律的魂。有时候我们一堆人讨论半天,她哼一句,哎,就是那个味儿!”刘欢说,这种天赋,不是光靠努力就能有的,“但阿敏的天赋,从来不是为了炫耀,她是真的沉在歌里,把每首歌都当成自己的孩子。”
更难得的是,这么多年过去,两人从没因为利益或者闹过矛盾。刘欢在娱乐圈有“老好人”之称,可他对毛阿敏的维护,是藏不住的。有一次有记者问毛阿敏“现在的歌手是不是太浮躁了”,刘欢直接替她答:“浮躁不浮躁,得看心里有没有歌。有些人是把唱歌当饭碗,有些人把唱歌当命——阿敏属于后者,我现在唱歌,都还经常提醒自己,得学她那样,对得起歌迷的耳朵。”
如今,刘欢几乎不参加综艺,毛阿敏也渐渐淡出大众视野。可每次提到对方,两人眼里都有光。毛阿敏曾在采访里说:“刘欢这人,嘴上不说,心里有数。当年我最难的时候,他没给过我一句安慰话,但每次聚会都喊我,说‘来,唱首喜欢的,别老想着那些破事’。这种默契,比啥都珍贵。”而刘欢在被问及“想对现在的年轻歌手说什么”时,总会提到毛阿敏:“多听听毛阿敏的歌,学学怎么把情绪唱进骨头里——这玩意儿,教不会,得自己悟。”
说到底,娱乐圈从不缺明星,缺的是像刘欢和毛阿敏这样“真唱、真做、真性情”的人。刘欢对毛阿敏的尊敬,从来不是客套话,是一个顶级音乐人对另一个顶级音乐人的“惺惺相惜”——佩服她的经历,敬重她的专业,更珍惜这份几十年如一日的纯粹。
所以你看,真正的江湖情义,从来不是酒桌上的称兄道弟,而是沉默的坚守、无言的懂得,和那句藏在心底的:“阿敏,你是我永远要学习的榜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