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你还能认出刘欢吗?当“Liu Huan”的英文发音撞上20年后的沧桑身影

打开音乐软件搜好汉歌,前奏一起,那声“大河向东流啊”震得人耳朵发麻——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跟着哼两句。但若现在有人问:“你还能认出刘欢吗?”你敢拍着胸脯说“肯定认得出”吗?

你还能认出刘欢吗英文

前阵子有网友晒出一张活动照,照片里戴着黑帽、穿着休闲棉服的男人,站在角落里低头喝水,发际线退得有点厉害,眼角的皱纹能夹死蚊子。评论区直接炸锅:“这是刘欢?不是他家亲戚吧?”“以前好汉歌里的刘欢不是这样的啊!胖乎乎的,一肚子都是才华的样子。”还有更较真的:“英文发音都变了!以前听他唱弯弯的月亮,英文咬字跟BBC似的,现在说话都带点‘北京胡同味’了?”

是啊,提到“刘欢”,你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词是什么?是“中国流行音乐教父”?是“春晚钉子户”?还是那个坐在评委席上,扶着眼镜说“刘欢觉得……”的胖子?可再看看现在的他:瘦了,老了,连走起路来都慢悠悠的,像个刚退休的老教授。这真的是我们记忆里的那个刘欢吗?

你还能认出刘欢吗英文

从“国际刘”到“邻家老刘”:英文发音里藏着半生风雨

别的不说,就单说“英文”这事儿,刘欢当年可是真有两把刷子。90年代初,他就在北京国际声像艺术公司跟外国人混,唱英文歌那叫一个地道。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幕式上,他和韦唯一起唱手挽手,那段英文独唱,发音比很多中国留学生都标准,当时外媒都称他为“China's Voice”。后来给北京纽约唱主题曲,全程英文词,不查字幕你都觉得是欧美歌手在唱。

可你现在听他接受外媒采访,开口还是那股味儿吗?前两年他上鲁豫有约,聊到女儿刘一丝,说到“I love my daughter”,尾音带点软乎乎的卷舌,不像以前那个字正腔圆的“国际刘”。倒不是他英文退步了,只是——人变了。

刘欢自己说过,40岁前他拼得狠,最多的时候一年演200多场演唱会,录音棚里待的时间比家里还长。结果呢?2004年查出脂肪肝,医生说“再胖下去就废了”。他当时就懵了:“我刘欢,唱歌的,难道要被脂肪肝‘唱垮’?”

从那以后,他开始减肥,一减就是十几年。以前采访他,总坐在沙发上,往那儿一坨,现在站直了能看出曾经的身高。为了健康,他戒了酒,连红烧肉都很少碰,连女儿都吐槽:“我爸现在吃饭比我还养生,沙拉水煮鸡胸肉,一点油都没有。”

瘦下来的代价是胶原蛋白流失。以前他胖,脸上都是肉,皱纹被撑着不明显;现在瘦了,法令纹、眼纹全出来了,加上头发也掉得厉害,发际线后退得“聪明绝顶”。有次在后台遇到年轻粉丝,粉丝盯着他看了半天,小声问:“老师,您……是刘欢老师的亲戚吗?”刘听了乐了,摆摆手说:“我是刘欢,就是比以前老了不少。”

从“舞台王者”到“教书先生”:我们怀念的,是他把“热爱”活成画布的样子

为什么我们总对“认不出刘欢”感到惊讶?大概是因为我们太习惯把他固定在“舞台王者”的位置上了——他站在那里,开口就是震撼,一举手一投足都是“歌王”的范儿,好像就该永远年轻、永远激情澎湃。

可刘欢从来不是只会唱歌的机器。早在美国求学时,他就辅修了古典吉他,研究西方音乐理论,后来回国当大学老师,在对外经贸大学、中央音乐学院带课,一教就是十几年。有学生回忆,刘欢上课从不照本宣科,讲到巴赫会即兴弹一段,讲到流行音乐会让学生上台即兴创作,偶尔还“现学现卖”来句英文,逗得全班大笑。

如今他很少开演唱会了,反而更愿意待在校园里。前几天看到他发的朋友照,背景是中央音乐学院的琴房,他穿着格子衬衫,弹着吉他,旁边站着一堆学生,阳光洒在他花白的头发上,温和得像个邻家大叔。配文是:“今天这首千万次的问,学生们比我唱得还走心。”

原来,我们认不出的不是刘欢的脸,而是他把“热爱”活成画布的样子——年轻时用声音征服舞台,中年时用健康换时间,现在用时间浇灌梦想。他变了,又好像没变:还是那个把音乐当命的人,只是把舞台从聚光灯下,搬到了更广阔的生活里。

说到底,“认不出刘欢”又怎样?我们记住的,从来不是他的外貌,而是他的声音里藏着的岁月,是他的英文发音里带着的骄傲,是他把生活过成诗的从容。就像他唱的那句“路见不平一声吼啊,该出手时就出手”,岁月带不走的是那份属于他的“江湖气”,只不过,现在的江湖,成了他的课堂,他的家,他的寻常日子。

下次再见到他,或许可以笑着问一句:“刘老师,最近还教学生唱英文歌吗?”他大概又会扶着眼镜,笑着说:“教啊,不过得先教他们,怎么把生活唱成歌。”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