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谁没被刘欢老师坐在导师席上的身影圈粉过?当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响起他磁性的嗓音说“我选择你”时,那些站在转椅后的学员,早已被他的音乐慧眼锁定。作为第四季(2015年)的导师,刘欢手里的“好声音”从来不是飙高音的炫技机器,而是能把故事唱进人心里的歌者。今天咱们就来唠唠,当年跟着刘欢老师学习的学员都有谁?他们如今又过着怎样的音乐人生?

刘欢的“学员团”:不止是“好声音”,更是“好故事”的集合

翻开刘欢在第四季中国好声音的学员名单,会发现一个特点:他们或许不是当时舞台上最“炸”的,但绝对是最有“劲儿”的——有草根出身的追梦人,有带乐队经验的创作人,有藏在小城的民谣歌手,甚至有跨界而来的音乐爱好者。刘欢选人,从来不是只看音色或技巧,更看重“你是不是真把自己交给音乐”。

张惠春(Sweety组合成员,中国台湾)

中国好声音刘欢学员名单

盲选阶段,张惠春用一首我最亲爱的直接让四位导师转身,刘欢更是直言“你的声音里有故事”。作为Sweety组合的成员,她自带舞台经验,但刘欢没有让她停留在“偶像歌手”的舒适区,而是鼓励她挖掘更深情的表达。后来她演唱的bad boy融合了摇滚与R&B,导师那英都直呼“这改编太飒了”。如今她活跃在华语乐坛,还带着自己的团队做音乐Live,把刘欢教给的“用情感打动人”做到了极致。

贝贝(张纬纶,中国台湾)

这位自带“江湖气”的女歌手,盲选时用是否的爵士改编让刘欢直拍大腿“转对了”。贝贝的嗓音沙哑又有爆发力,像一杯烈酒,越品越有味。刘欢在比赛中多次给她提建议:“别只用力气唱,要学会‘收’,让每个字都有分量。”她最终拿到了亚军,虽然比赛后没立刻大红大紫,但这些年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爵士乐,还办了全国巡演,用坚持证明了好声音从不会辜负真正热爱的人。

李维(中国内地)

“清华才子李维”的头衔曾让他备受关注,但刘欢看中的从来不是他的学历,而是他对音乐的独特理解。李维擅长把流行民谣改编得清新又耐听,像贝加尔湖畔的演唱,被他唱出了辽阔的孤独感。刘欢点评时说:“音乐不在于复杂,而在于能不能让人听进去,记住。”如今李维不仅发了个人专辑,还为多部影视剧唱OST,成了“宝藏男歌手”的代名词。

谭晶(谭旋之女,中国内地)

没错,就是那位后来在声入人心里大放异彩的“宝藏女孩”。谭晶初舞台唱了一首原创飞鸟和蝉,歌词细腻旋律抓耳,刘欢直接给出口碑评价:“你这歌能火!”作为创作型歌手,她跟着刘欢学习了如何把生活中的灵感转化成旋律,如何用编曲突出人声的优势。现在她不仅是歌手,还成立了个人工作室,致力于推广独立音乐。

玛嘉加朵(中国彝族)

来自云南大山的彝族女孩,带着民族音乐的纯粹站上了舞台。她演唱的不要怕惊艳了所有人,那原生态的嗓音像来自深谷的呼唤,刘欢甚至说“你让我看到了音乐最本真的样子”。刘欢鼓励她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,尝试融入现代音乐元素,后来她唱的酒魂就把彝家酒文化唱得酣畅淋漓。如今她回到了家乡,成立了自己的民族音乐工作室,用歌声传播彝族文化。

当然,还有低调的“灵魂唱将”赵大格、摇滚少年柳畅源、创作才子林启得……刘欢的学员团,就像一本本不同的音乐故事书,每一页都写着“真实”与“热爱”。

为什么刘欢的学员总能“慢热但长青”?

很多人说,刘欢带的学员好像不急着“一夜爆红”,反而能在乐坛慢慢扎根。其实这和他对音乐的态度分不开——他从不鼓励学员“迎合市场”,而是让他们找到“自己最想唱的声音”。就像他在节目里常说的:“技巧可以学,但真诚学不来。”

张惠春曾透露,刘欢会在排练室陪他们练到深夜,一句一句抠情感;李维说,刘欢告诉他“别怕被人说小众,能打动一小群人的歌,总有一天能打动更多人”。这种“慢教学”或许不会让学员立刻登上热搜,却让他们拥有了抵抗音乐圈浮躁的底气。你看,十几年过去,刘欢的学员们有的还在发专辑,有的在做Livehouse,有的在传播民族音乐——他们没有成为“流星”,反而变成了“恒星”,在自己的轨道上发光。

结语:刘欢的“好声音”,是“发现”更是“成全”

翻看这份学员名单,你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儿:刘欢选的人,就像他唱的歌一样,不一定华丽,但一定有根。那些跟着他学习的学员,或许没有得到好声音的总冠军,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音乐之路。

说到底,中国好声音舞台上的导师,不只是“选人”,更是“育人”。刘欢用他的音乐素养和人格魅力,把这些有故事的歌者聚在一起,告诉他们:音乐的本质,永远是“说你想说的话,唱你想唱的歌”。

如今再听这些学员的歌,好像还能看到当年刘欢坐在导师席上,扶着眼镜认真听他们唱歌的样子——那大概就是音乐最美的样子吧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