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“2岁娃娃开口就是刘欢好汉歌?这届孩子的天赋藏不住了?”

刷到那段视频时,我正窝在沙发上刷手机,突然就被一阵清亮又稚嫩的歌声勾住了耳朵。屏幕里是个圆乎乎的小男孩,刚过膝盖高,抱着比自己还高的麦克风,奶声奶气地唱着“大河向东流啊”,小眉毛跟着节奏一挑一挑,虽然吐字还有些模糊,但那股子“沧桑”的劲儿,活脱脱把刘欢老师的好汉歌唱出了“萌版江湖味”。评论区里炸开了锅:“这确定是2岁?我2岁时还在啃绘本!”“天赋型选手吧?刘欢老师听了都得递话筒”“我家娃同龄,还只会说‘抱抱’,这差距咋这么大?”

2岁孩子唱刘欢歌曲

说来也奇怪,这几年总能在网上刷到“小小神童”唱歌的视频:3岁娃娃唱青藏高原的高音稳得让人起鸡皮疙瘩,4岁女孩弹野蜂飞舞手指翻飞得像在施法,更别说这个把好汉歌唱出江湖气的2岁萌娃。有人说是“天赋异禀”,有人感慨“现在的孩子太卷”,但细看这些视频里的小不点,他们眼睛里的光,可不像是被迫练出来的——那是真正喜欢音乐时,才会有的模样。

先说说这个“2岁娃唱好汉歌”的主角吧。视频里的小男孩叫小宇(化名),据妈妈说,孩子刚学会说话就被家里的音乐“洗脑”了。妈妈是刘欢的歌迷,从怀孕起就爱放好汉歌弯弯的月亮,没想到小宇出生后,对这些“老歌”格外敏感,8个月大时听到前奏就会手舞足蹈,1岁多就能哼出几句调子,现在2岁整,居然能把整首歌的词大半背下来,还带着刘欢标志性的磁性转音。

2岁孩子唱刘欢歌曲
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么小就让孩子学唱歌,是不是太早了?会不会逼得太紧?”但小宇妈妈的话倒是很实在:“我们没特意教,就是他爱听,我们就放。他抢麦克风玩,我们就逗他唱,纯属‘跟着感觉走’。”你看,很多时候孩子的“天赋”,其实是从“喜欢”里长出来的。就像刘欢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的:“音乐这东西,你得先爱上它,它才会反过来拥抱你。”小宇或许还不懂什么是“音准什么是节奏”,但他听到音乐时眼里闪的光,就是最原始的音乐热情。

再聊聊刘欢的好汉歌。这首歌1998年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曲,传了26年,依旧是能调动几代人记忆的“神曲”。为什么?因为它不只是旋律好听,更唱出了中国人骨子里的热血与豪情。“大河向东流啊,天上的参星北斗啊”,唱的是江湖意气;“路见不平一声吼,该出手时就出手”,讲的是快意恩仇。成年人听它,能想起年少时的热血;孩子唱它,或许不懂歌词里的深意,却能感受到那种“气势磅礴”的节奏感,跟着晃动身体,就是最好的“音乐启蒙”。

2岁孩子唱刘欢歌曲

就像之前有位音乐老师说的:“经典作品对孩子的吸引力,有时比儿歌更大。因为它们的旋律有层次,情感有厚度,孩子天生能感受到其中的‘分量’。”你看小宇唱好汉歌,虽然奶声奶气,但唱到“嘿呀依儿呀唉嘿唉嘿”时,小拳头还攥得紧紧的,那股子“较真”劲儿,不就是在用孩子的方式,理解歌曲里的“江湖气”吗?

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:“孩子唱歌有天赋,到底要不要从小培养?现在的早教机构遍地开花,是不是得让孩子去报班?”其实啊,音乐启蒙这件事,真不用太“焦虑”。对小宇这样的孩子来说,现在的“唱”就是一种游戏:他抢麦克风是为了模仿大人,唱跑调了会咯咯笑,歌词忘了也不恼——这种“无目的”的快乐,才是最珍贵的。

就像很多音乐家都说过的:“天赋很重要,但比天赋更重要的是‘喜欢’。”比起把孩子扔进早教机构“考级”“比赛”,不如多放点经典音乐给他听,带他去看看live show,甚至在他乱唱乱跳时,笑着鼓鼓掌。音乐不是考试,没有“正确答案”,能让孩子在歌声里找到快乐,敢于表达自己,这就够了。

说到底,我们看到2岁娃唱好汉歌会惊讶,不只是因为“唱得好”,更是因为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“纯粹”——对音乐的喜欢,不带一点功利;对世界的表达,藏不住一点真实。就像视频里的评论区有句话说得好:“我们总说要‘守护孩子的天性’,其实孩子的天性,不就是眼睛里有光,心里有热爱,唱起歌来不管不顾吗?”

这个2岁的娃娃,用奶声奶气的歌声唱出了最动人的“好汉歌”,其实他唱的哪是什么江湖,分明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、对世界最纯粹的热爱啊。下次再看到孩子跟着音乐晃身体,别急着纠正“音准”,笑着跟着他一起晃,或许才是最好的“演唱会”。毕竟,能让童年闪闪发光的,从来不是考级的证书,而是那些“唱跑调也快乐”的瞬间,对吧?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