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晚的舞台,向来是个神奇的地方。歌舞小品轮番上阵,想让人记住不难,但能多年后还有人提起的,却总是寥寥。2022年那场春晚,要说哪个节目让很多人看完心里“咯噔”一下,刘欢唱的领航绝对算一个。
说起来,这首歌其实不算“新歌”——它是2021年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创作的,词里唱的“百年的征程,波澜壮阔;百年的初心,历久弥新”,早就听过好几遍。可为什么到了春晚舞台,刘欢一开口,不少人突然就红了眼眶?可能真的如网友说的:“不是歌本身有多惊天动地,而是唱它的人,和唱它时那个特别的时间,撞了个满怀。”
先说说刘欢。这人吧,在娱乐圈里算是个“宝藏”——唱功没得说,从好汉歌到凤凰于飞,哪首不是经典?可偏又不走流量路线,总安安静宅在音乐圈里搞创作,连参加个综艺都带着一股“较真”的劲儿,让人不得不服他的专业。这次唱领航,他没选华丽的改编,也没搞什么炫技的高音,就是穿着一身深色的中山装,站在舞台中央,像给你讲故事一样,把那句“你是我的一切我的全部,向上走,莫停步”缓缓地唱出来。你听他的声音,不年轻了,甚至能听出些许岁月的沙哑,可偏偏就是这沙哑里,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“力量”——不是喊出来的,是从心里长出来的。
再说说那天的氛围。2022年初,疫情还没完全过去,很多人可能正守在家里,陪着父母看春晚,或者对着屏幕刷着手机,等零点的钟声。刘欢出场时,镜头扫过观众席,有人戴着口罩,眼里却亮晶晶的;他唱到“一个声音,领航新时代”,背景屏幕上闪过改革开放、脱贫攻坚、航天发射的画面……那些画面你可能都看过新闻,可当它们和这首歌的旋律、和刘欢的声音叠在一起,突然就觉得“啊,原来我们这些年的日子,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”。
网上当时有个评论我印象很深:“我妈平时不爱听这些‘主旋律’的歌,那天听到刘欢唱,突然说‘这歌听着,心里敞亮’。”其实哪是什么“主旋律”不“主旋律”的,说白了,就是唱到了普通人的心坎里。谁还没点累的时候?谁没在深夜里怀疑过“这条路走得对不对”?可当刘欢把“领航”两个字唱得那么笃定,你突然就觉得,不管前路怎么样,总有人在前面带着大家走,而你,也愿意跟着往前走。
当然了,也有人说“春晚的歌太正经”。可你要真静下心来听,会发现领航的旋律一点都不“板”——前奏一起,就有种开阔的感觉,副歌部分“……领航中国,领航未来”,激昂却不张扬,像山里的溪流,慢慢汇成江海。刘欢没刻意“煽情”,可他唱到“初心如磐,使命在肩”时,那个微微上扬的尾音,藏着多少人对这个国家的感情,可能连他自己都说不清。
说到底,2022春晚刘欢的领航,为什么能让人记住?大概是因为它没有“表演”的痕迹。刘欢没把自己当“歌星”,只是像个讲述者,把那些我们共同经历的日子、共同相信的信念,用歌声传出来。而那些画面、那些情感,早就在我们心里了,他只是轻轻一碰,就把心里的火苗给点着了。
这么多年过去了,再听领航,还是会想起那个春晚的夜晚。电视里,刘欢的声音浑厚又坚定;电视外,万家灯火里,或许有人正悄悄抹掉眼角的泪。这大概就是好歌的力量吧——不刻意讨好,却能在多年后,依然让你想起某个瞬间,心里暖暖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