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想起2017年的中国新歌声第二季,舞台上最让人期待的,除了那把盲选转椅,或许就是刘欢战队了。那年刘欢坐在导师席上,标志性的胡子、深邃的眼神,还有总把"音乐是一件很真诚的事"挂在嘴边,让无数观众相信:跟着刘欢的学员,注定不走寻常路。
果然,他的战队从盲选起就自带"高能"标签——有唱民族唱法的藏族小伙,有自带故事感的民谣歌手,还有能把英文歌唱出灵魂的摇滚唱将...都说那年刘欢战队的"神仙打架",可如今这些成员都去哪儿了?他们还在音乐的路上吗?
扎西平措:从"黑马"到"民族音乐摆渡人"
提起刘欢战队,绕不开的就是那年的冠军扎西平措。这个来自西藏日喀则的男孩,初登场时穿着简单的藏袍,抱着吉他唱一面湖水,安静得像从雪山走来的修行者。刘欢为他转椅后,笑着说:"我听到的是土地的声音。"
决赛夜,扎西平措改编的死去活来融合了藏戏唱腔,高亢与深情交织,让观众直呼"起鸡皮疙瘩"。最终他拿下了总冠军,也成为中国新声音史上首个藏族冠军。
夺冠后,扎西平措没有急着接商演,反而带着团队回到西藏采风。他出过专辑心里歌 声乐作品选,里面多是藏语歌曲和民歌改编;也上过歌手舞台,把阿果悲歌唱哭无数人;甚至在开鲁办过个人音乐会,台下坐着牧民和学生,他笑着说:"能让更多人听懂藏语音乐,比我拿冠军还开心。" 如今他的社交账号,常更新在草原唱歌的视频,粉丝们留言:"扎西还在做最纯粹的音乐,真好。"
叶炫清:被"天使吻过"的嗓音,在OST里发光
刘欢战队里,叶炫清是另一个让人记住的名字。这个00后小姑娘,盲选时唱从前慢,空灵的嗓音像被"天使吻过",四位导师全部转身。刘欢当时就说:"你这个小声音,有大力量。"
她后来和导师合唱光亮,那种超越年龄的成熟感,让无数人预言:"未来乐坛必有她的一席之地。" 虽然总决赛没走到但叶炫清的发展路径很清晰——主攻OST。
这些年,她的声音成了热播剧的"常客":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的是缘,让多少人听着听哭了;香蜜沉沉烬如霜的不染,成了翻唱无数的爆款;锦心似玉的团团圆圆,又带着温柔的烟火气。她还发过EP空,尝试流行、古风、多种风格,有人说她的声音"像一杯温水,不浓烈却刚好"。如今她在演唱会上的表演,依然保持着刘欢当年教她的"真诚"——不搞技巧堆砌,只用情绪打动人。
董万基:用"胡子嗓"唱尽人间烟火的民谣诗人
刘欢战队里,董万基或许不是最耀眼,但一定是最有故事的。这个留着"胡子嗓"的云南小伙,唱安和桥时,把那种对青春的怀念唱得像一杯烈酒,直接让刘欢起立鼓掌。
比赛中他改编的丑八怪,加入了云南方言的俏皮,把苦情歌唱出了市井气;而当他抱着木琴唱理想三旬时,观众仿佛看到一个少年在生活的磨砺里,依然留着对音乐的赤诚。
虽然没能走到但董万基一直没离开民谣圈。他组过"滇西民谣联盟",带着云南各地的歌手小范围演出;在丽江古城开过小酒馆,每周三固定弹唱门票10元的"平民音乐会";去年还发了新歌泸沽湖的云,歌词里写着:"风从湖面吹过来,带着阿妹的酒香,也带着没唱完的歌。" 他的粉丝说:"董万基的歌,唱的就是我们普通人的日子,听着心里踏实。"
还有那些"记得名字的声音"
当然,刘欢战队的故事,不只有这几位。比如骁元,那个唱摇滚的彝族女孩,后来加入了"南无乐队",在livehouse唱格桑花,把民族摇滚玩得风生水起;再比如张旸,那个带着新疆风情的唱作人,依然在路上写歌,"我想写完一百座城市的故事,再停下来歇一歇"。
他们或许没有一夜爆红,没有流量加持,但都像刘欢说的那样:"音乐不是比赛,是一辈子的修行。" 2017年那个夏天,他们在这个舞台上相遇,带着各自的故事和热爱,然后散落在华语乐坛的各个角落,继续用声音表达自己。
如今再听他们的歌,依然能想起当年刘欢战队墙上贴的那句话:"音乐的答案,不在结果里,而在每一个认真唱歌的瞬间。" 或许这就是2017刘欢战队最珍贵的意义——他们告诉我们,坚持做自己,时间自会给出回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