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2008年那个唱我和你的刘欢,凭什么让世界记住了中国声音?

十几年后再听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我和你,很多人还是会想起那个坐在钢琴旁、声音醇厚如陈酿的男人——刘欢。那时候的他已经49岁,头发微微稀疏,穿一身简单的黑色西装,却用一首歌让全球观众听懂了中国人的温柔。可你知道吗?这首歌背后藏着太多故事,而这个男人,早就用半生音乐写透了什么叫“中国声音”。

08刘欢

08年的刘欢,不是“首次亮相”,而是“压轴登场”

提到刘欢,很多人第一反应是“歌坛常青树”或“音乐教授”。但2008年对他而言,不只是又一个重要年份,更像是一场厚积薄发的“文化输出”。早在这之前,他唱红的好汉歌早已是家喻户晓的“江湖符号”;弯弯的月亮里藏着中国人的乡愁;从头再来唱出了普通人的倔强。就连康熙来了的小S都曾笑说:“刘欢老师的歌,我爸妈会,我爸妈的爸妈也会。”

08刘欢

可为什么奥运会主题曲要找他?不是流量明星,不是偶像派,而是这个“从来没瘦过”的中年男人?其实张艺谋和陈其钢(作曲家)在选人时纠结了很久:既要声音有国际穿透力,又要能承载中国文化底蕴,还得让外国听众感受到“共情”。试了一圈人,最后还是说:“找刘欢吧,他那嗓子里有‘根’。”

我和你开口时,世界安静了

08刘欢

2008年8月8日晚,鸟巢上空烟花绚烂,当莎拉·布莱曼用清澈的女声唱出“你和我,心连心”,全场都在期待这个“中国故事”如何收尾。紧接着,刘欢的声音从黑暗中传来,没有嘶吼,没有炫技,就是最本真的低吟:“同住地球村,为梦想千里行……”

很多人后来在采访里说:“当时眼眶一下子就热了。”这热,不是因为宏大叙事,而是因为歌词里藏着中国人的待客之道——没有“我们最强”,只有“我们同在”。刘欢后来回忆:“陈其钢老师说,这首歌要‘轻’,要‘柔’,像两个人在聊天。我那天没练太多嗓子,就想把自己当成那个‘对世界说欢迎’的中国人。”

有趣的是,现场导播本来给刘欢的镜头特写只有3秒,可当歌声响起,镜头却舍不得移开——不是因为他“名气大”,而是因为他唱到“为梦想千千万万”时,眼里的光比鸟巢上空的烟花还亮。后来有外媒评价:“刘欢的声音没有侵略性,却让世界第一次听懂了什么叫‘东方温柔’。”

他唱的哪是歌?是半个世纪的中国“破圈”

08年的刘欢,早就不只是“歌手”了。1990年亚运会,他唱亚洲雄风,那时候的中国刚打开国门,歌声里带着“我们站起来了”的豪情;2008年奥运会,他唱我和你,中国已走向世界,歌声里却多了“我们在一起”的包容。

有人问他:“这30年,您觉得音乐变了什么?”他说:“以前总想告诉世界‘我们有多棒’,现在更想告诉世界‘我们有多懂你’。”除了唱歌,他还在大学教音乐,给素人做比赛评委,甚至推广西方音乐剧。有人说他“不务正业”,可他说:“音乐不是关在象牙塔里的东西,得让更多人摸到、听到、感受到。”

如今的刘欢,头发更白了,体重也一直“稳如泰山”,可只要开口,还是那个能把“乡愁”“梦想”“家国”唱进人心里的人。去年他参加一个音乐节目,唱了新歌人世间,台下00后观众跟着合唱,他笑着说:“你看,好音乐永远不会过时,它就像老朋友,一直在那儿等你。”

最后想说:刘欢的“08”,是给所有普通人的答案

现在回头看2008年的刘欢,或许我们能懂:为什么在流量至上的年代,总有人会为他驻足?因为他从没把音乐当“工作”,而是当“沟通的桥梁”;他也不追求“惊艳四座”,只想让每个听歌的人,都能从他的声音里,找到属于自己的感动。

就像我和你的歌词:“为梦想千千万万,你和我,心连心。”这个世界从不缺喧嚣,缺的永远是能让人安静下来、听见彼此的声音。而08年的刘欢,恰好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声音——不张扬,却足够有力;不华丽,却永远滚烫。

所以现在你明白了吗?2008年的刘欢,凭什么让世界记住了中国声音?凭的不是名气,不是技巧,而是他用半生音乐告诉我们的:真正的好声音,永远是有温度的,是有故事的,是属于每一个普通人的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