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杰伦的《青花瓷》,这首歌啊,我真是从小听到大。说起来,我次听这首歌的时候,应该还是个初中生吧,那时候MP3还是主流,天天抱着个MP3听歌,各种流行歌,当然也少不了周杰伦的歌。现在想想,那会儿对歌词啥的完全没啥感觉,就觉得旋律好听,节奏感强,跟着哼哼就完事了。
后来慢慢长大,开始接触一些古典文学,再回头听《青花瓷》,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。方文山老师的词,真的绝了,那种淡淡的中国风,把青花瓷的意境描写的淋漓尽致,听着歌,仿佛真的能看到那瓷器上精美的图案,闻到淡淡的瓷土香。
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,语文老师还专门讲过这首歌的歌词,分析里面的意象、象征,blablabla一堆专业术语,当时听得我云里雾里的,现在想想,其实老师说的那些东西,也能在歌里感受到,只是以前年纪小,没体会到其中的韵味。
这首歌的旋律也很特别,不像很多流行歌那样,节奏明快,朗朗上口,《青花瓷》的旋律比较舒缓,甚至有点忧伤,但是这种忧伤里,又带着一种淡淡的优雅和神秘,听着听着,就感觉自己好像穿越到了古代,在江南的小镇上闲逛,感受着古老文明的魅力。
周杰伦的唱腔,在这首歌里也发挥得淋漓尽致,他那略带沙哑的嗓音,把那种古典的韵味展现得恰到好处,再加上他独特的咬字和气息,听着特别舒服,特别有感觉。
要说这首歌让我印象深刻的,还是那句“帘外芭蕉惹骤雨,门环惹铜绿”,这句词,简直就是意境之美啊!短短十几个字,就把画面感营造得如此生动,让人仿佛身临其境,感受着雨打芭蕉的清凉,和铜绿斑驳的门环带来的沧桑感。
还有那句“釉色渲染仕女图,雨过天青,处处皆是景”,更是将青花瓷的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,釉色、仕女图、雨过天青,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,画面感太强了,简直就是一幅活灵活现的青花瓷画卷。
《青花瓷》这首歌,不仅仅是一首流行歌曲,更是一件艺术品,它融合了中国古典文学、绘画、音乐等多种艺术元素,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,让人百听不厌。 这首歌的成功,不仅仅在于周杰伦的演唱,更在于方文山老师的词作,以及钟兴民老师的编曲,三者完美的结合,才成就了这首经典之作。
说到这,我突然想起,这首歌好像还拿过不少奖项吧?具体的我记不太清了,不过我知道它在当时是很火的一首歌,而且现在听起来,依然不过时。
奖项名称 | 颁奖典礼 | 获得时间 |
---|---|---|
年度佳歌曲奖 | 第19届台湾金曲奖 | 2008年7月5日 |
佳作曲人奖 | 第19届台湾金曲奖 | 2008年7月5日 |
佳作词人奖 | 第19届台湾金曲奖 | 2008年7月5日 |
是不是很厉害? 想想看,一首歌曲能获得这么多奖项,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,依然这么受欢迎,这首歌的魅力可见一斑。
当然,这只是我个人对《青花瓷》的一些感受,每个人对这首歌的理解可能都不一样,毕竟音乐这东西,很主观嘛。 就像有些人可能更喜欢《夜曲》那样的风格,而有些人可能更喜欢《范特西》那种前卫的风格。 但不可否认的是,《青花瓷》这首歌,在华语乐坛的地位,是不可撼动的。
说到这里,我想问问大家,你们对《青花瓷》这首歌有什么独特的理解或者感受呢? 或者,你们喜欢周杰伦的哪首歌?欢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你们的感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