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,今天聊聊我最近瞎折腾的一件事儿——学唱周华健那首《难念的经》。
为啥想不开要学这个?
也没啥特别的,就是前阵子不知道在哪儿又听到了这歌,嚯,那感觉,一下子就上来了。金庸老爷子的《天龙八部》嘛配上周华健这江湖嗓子,林夕那密不透风的词儿,简直了。就觉得,这么经典的歌,自己好歹也得能哼哼几句?年轻时候就觉得难,现在有点时间了,就想再挑战试试。
开始动嘴皮子
我挺自信的,不就一首歌嘛听熟了跟着唱呗。找了个原版的音频,还有那个带滚动歌词的视频,就开始跟着咿咿呀呀。
结果?没两句就跟不上了。那词儿,密得跟啥似的,一句接一句,中间都不带喘气的。尤其是那几段快的,“吞风吻雨 葬落日 未曾彷徨 欺山赶海 践雪径 也未绝望”,嘴皮子根本倒腾不过来。
试了几次,每次都卡在差不多的地方,感觉舌头都不是自己的了。那感觉,就跟刚学说话似的,磕磕绊绊,自己都听不下去了。
笨办法上场
光听光跟唱肯定是不行了,得用笨办法。
- 第一步,磨歌词。 我把歌词打印出来了,先不跟着唱,就搁那儿念。一遍一遍地念,争取把每个字都咬清楚了。林夕这词写的确实牛,但唱起来是真费劲。
- 第二步,降速。 现在手机上有些播放器能调速度,我就给它放慢点,大概调到0.75倍速或者0.8倍速。这样,就能稍微跟上点节奏,也能听清楚周华健是咋换气的,哪个字拖长音,哪个字是快速带过的。
- 第三步,分段练习。 整首跟不下来,那就拆开来。先把最难的那几段快嘴的部分单独抠出来,反反复复练。这一段顺溜了,再练下一段。跟咱们小时候背课文似的,一段一段啃。
就这么着,每天有空就练个半小时一小时的。有时候在书房自己练,有时候开车路上也跟着放慢版的瞎哼哼。过程嘛挺枯燥的,也挺打击人的。好不容易觉得这段行了,一连起来唱,又乱套了。
现在的成果咋样?
离周华健那水平还差着十万八千里。
但是,跟一开始比,那肯定是强多了。现在基本上能把整首歌比较顺地唱下来了,虽然有些地方还是有点含糊,气息有时候也接不太上,但至少不会唱得自己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。
最明显的感觉是,以前听这歌,就觉得快、热闹。现在自己唱过了,才知道里面的细节和劲儿。周华健是真厉害,那么快的词,还能唱出那种江湖的沧桑和豪情,这功力不是盖的。
整个过程下来,最大的收获可能不是学会了唱歌本身,而是体会到要把一件事儿做哪怕只是唱会一首歌,也得下功夫去磨,没啥捷径。这《难念的经》,歌难唱,估计生活里那些“难念的经”也一样,都得慢慢琢磨,慢慢来。
行了,今天就唠这么多。算是个记录,记录下我跟这首“难念的经”死磕的过程。虽然唱得不咋地,但过程挺有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