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知道怎么了,又把陈楚生那首《经过》翻出来听。这一听,就停不下来了,反反复复好几天,上下班路上,休息的时候,就听它。
也不是说这歌现在才觉得好听,以前也听,就觉得,还行,挺深情的对唱。但这回不一样,可能是自己也经历了一些事儿,有点年纪了,再听这歌,感觉就特别不一样了,有点咂摸出别的味儿来了。
我就寻思,这歌词里头写的,“若爱情的方式已改变,不如让我们转换角色”,这话说的,啧啧,年轻时候哪儿懂,就觉得情爱就得一个样儿,得热烈,得直接。现在想想,确实,人是会变的,感情也是会变的,不可能永远一个模式。
所以我就做了个事儿,算是个小小的实践。我把这歌,特别是陈楚生和何洁合唱的那部分,仔仔细细地听,然后,我就开始琢磨我过去经历过的一些关系,不一定是爱情,也包括跟朋友,甚至跟家人的关系。我就试着“转换角色”。
具体怎么做?
- 第一步,就是回忆。 把以前觉得特别别扭,特别想不通的一些片段,一些争执,找出来。就跟放电影似的,在脑子里过一遍。
- 第二步,代入。 强迫自己站在对方的角度,去想他当时为啥那么说,那么做。这步挺难的,真的, 一开始老是忍不住跳回自己的立场,觉得自己委屈。我就暂停,缓一缓,再重新代入。
- 第三步,对照歌词。 听着歌,特别是听到“一滴眼泪,滴成结局的结晶”这种词儿,就感觉,,原来很多时候,结束就结束了,就是一个结果,像个结晶体,你没法改变它了。再去想当时对方的感受,是不是也有很多的无奈和难过,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。
我跟你说,这过程挺折腾人的。反复听歌,反复回忆,反复琢磨。 有时候听明白了点儿,有时候又钻牛角尖了。就这么来来回回地折腾。
也不是说我就完全理解了所有人,或者原谅了所有事。但是,确实感觉心里头顺了点儿。就好像,以前觉得是个死结,解不开,虽然结还在那儿,但好像能稍微松动一点儿了,能看到这个结是怎么形成的了。
这就是我听《经过》这首歌,给自己找的一个实践。 听歌嘛不光是听个旋律,听个热闹。有时候,它就像个引子,能让你静下来,往自己心里瞅瞅,把那些积攒的“经过”,拿出来晒晒,看看能不能有新的理解。这个过程,挺个人的,但也挺有意思。算是一次跟自己的对话,通过这首歌完成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