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,又把苏打绿那首《再遇见》给翻了出来,搁在播放列表里单曲循环了好几天。以前听也就听了,旋律好听嘛词儿也挺有感觉。但这回不一样,可能是年纪到了某个坎儿,或者是刚好经历了点什么事儿,这歌词听着听着,就觉得句句都往心里钻。
重拾旧曲,手忙脚乱的开始
特别是那几句,“忽然之间,你忽略的,我忽略的所有细节”,还有“而我,在离开你之后,就一直往前”。听得我心里五味杂陈的。干脆,光听不过瘾,我琢磨着,要不自己试试把它弹出来?家里有把落灰的旧吉他,买来就没正经学过,正好拿来练练手。
说干就干,我第一步就是上网扒谱子。找了个看起来最简单的版本,就几个基础和弦。心想这不难?结果一上手就傻眼了。手指头跟不是自己的一样,按弦按不准,要么没声音,要么就是“呲”的杂音。换和弦更是手忙脚乱,眼睛盯着左手,右手拨弦的节奏就乱了;顾着右手,左手又不知道按哪儿去了。
那几天真是有点儿“魔怔”了:
- 反复练习: 每天下班回家,也不干别的,就抱着吉他死磕那几个和弦转换。C G Am Em F,就这几个来回倒腾。
- 找感觉: 一边弹一边小声跟着哼唱,试图找到歌里那种淡淡的,有点释然又有点怅然若失的感觉。
- 抠细节: 就像歌里唱的“细节”,我发现弹琴这事儿也全是细节。指尖用多少力,按在哪个位置,拨弦的轻重,差一点味道就全变了。
从磕磕绊绊到勉强成曲
过程是真的挺枯燥,有时候弹得烦了,真想把琴一扔。但奇怪的是,每次听到那句“时间从来不回答,生命从来不喧哗”,又觉得好像没那么气了。是,很多事情不就这样吗?你急也没用,只能一点点来,就像我这笨手笨脚学琴一样,只能一个音一个音地抠,一个和弦一个和弦地练。
坚持了大概一两个星期,总算是能把主歌部分磕磕绊绊地弹下来了。虽然还是很糙,节奏也不稳,但当第一个完整的段落从自己手里流出来的时候,心里那叫一个激动。不是说弹得多而是那种“我真的把它弄出来了”的成就感,还有一种跟这首歌更深的连接感。
感觉就像歌里唱的,虽然离开了过去的某个状态或者某个人,“就一直往前”,哪怕这个“往前”只是学会了弹一首简单的歌,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“往前走”。这个过程,让我对“再遇见”这首歌有了更深的体会。它不光是关于人与人的重逢,可能也是和过去的自己,和被忽略的时光细节的一次“再遇见”。弹着这首歌,心里好像也慢慢放下了一些东西,挺奇妙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