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来王力宏这张《十八般武艺》,我还是有点印象的。大概是2010年那会儿,当时他还挺火的,自己又导又演了部电影叫《恋爱通告》,这张专辑感觉就跟那电影有点关系。
我记得当时拿到这张专辑,第一感觉就是这名字挺有意思,《十八般武艺》。后来才知道,他是觉得拍电影不容易,看到李安、成龙这些大导演啥都会,样样精通,就觉得他们真是身怀“十八般武艺”的高手。他自己刚当导演,估计也是深有体会,想向这个目标努力。
那时候我正好也处在一个啥都想试试的阶段。听着这张专辑,里面那首同名歌《十八般武艺》就不说了,还有像《柴米油盐酱醋茶》,是徐若瑄写的词,挺生活的,当时就觉得,,原来音乐也能这么接地气。还有五月天阿信写的《伯牙绝弦》,讲知音难觅,也挺有味道。
我的实践过程
我当时是怎么“实践”这张专辑的?也没啥特别的。
- 第一步,就是听。 反复听。那时候不像现在流媒体这么方便,我还是用播放器,或者电脑,一遍一遍地放。从《Dragon Dance》听到《你不知道的事》,再到想抓住他想表达的那种“全能”的感觉。
- 第二步,琢磨歌词和编曲。 虽然不懂啥专业乐理,但就是凭感觉。感觉哪些歌用了些特别的乐器,比如二胡什么的,哪些歌的节奏感强,哪些歌比较抒情。特别是看歌词,想想他为啥要写这个,像《柴米油盐酱醋茶》,就觉得挺实在,平平淡淡才是真嘛
- 第三步,联系背景。 想着他拍电影的事儿,再听专辑,就觉得,这几首歌可能跟电影情节有点关系,像是电影的延伸。感觉这样听,更有画面感。
- 第四步,也是最重要的,瞎琢磨“十八般武艺”这事儿。 听着歌,我就在想,一个人真的需要啥都会吗?那时候年轻气盛,也觉得自己应该多学点东西,不能只会一样。受这专辑名字影响,我还真去报了个班学点新东西,虽然也没坚持下来几样,哈哈。就觉得王力宏能写歌、能唱、能制作、还能演戏、当导演,确实挺厉害,但普通人学个一两样精通就不错了。
现在回头看看,这张专辑算是王力宏一个阶段性的展示,展示他的创作能力,也展示他的“野心”,想做一个全能艺人。里面有些歌,像《你不知道的事》,传唱度还是挺高的。
对我来说,这张专辑就像一个时间胶囊,一听到某些旋律,就能想起当年那个啥都想尝试、有点愣头青的自己。虽然现在觉得“十八般武艺”样样精通太难了,能专注做好一件事就很了不起,但当时那种想要变得更厉害、更全面的劲头,现在想想也挺有意思的。算是一段实践“全能”想法(虽然是脑子里的实践)的记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