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也不知道咋回事,就突然想起了张学友那首《如果这就是爱》。可能是哪个电台放了,也可能是自己瞎哼哼想起来的。反正就是勾起瘾来了,想着得练练这首歌。
就是有点轴,想干啥就立马得干。先把歌找出来,原版的,仔仔细细听了好几遍。学友哥那嗓子,真是没得说,感情也到位。听完了就觉得,有难度,但不是不能搞。
然后就开始我的实践了。第一步,肯定是先把词儿给弄熟了。虽然大概都记得,但真要一句一句唱准,还是得看着词儿来。我就把歌词打印出来了,摆在面前。
接下来就是跟着原唱哼哼。找那个调,找那个感觉。学友哥唱歌,那个气息,那个转音,啧啧,真不是盖的。我刚开始跟唱的时候,好家伙,气都跟不上,唱到副歌就有点喘。
特别是那句“如果这就是爱,再转身就该勇敢留下来”,那个情绪的递进,还有后面“就算受伤就算流泪”,那个力量感,我一开始唱得就跟念经似的,干巴巴的,一点味道都没有。
遇到问题就得解决。我就放慢了速度,一句一句地抠。哪个字音准不对,哪个字气息不稳,哪个地方感情没出来,就反复琢磨,反复练。
- 高音部分:这个是老大难。“受伤”、“流泪”那几个地方,确实容易破音或者上不去。我就先用假声找位置,然后慢慢加力气,练了好久才稍微好点,但也只能说是勉强不跑调。
- 感情投入:这歌不是光吼就行的。我就想,这歌里唱的是是那种爱里的纠结、无奈、还有一点点决心。我就把自己代入进去,想象那个场景,虽然有点傻,但好像确实有点用。唱的时候脑子里有画面了,声音里就稍微带了点东西。
- 气息练习:发现气短是硬伤。也没啥好办法,就是多练。每天抽点时间,唱几遍完整的,尽量控制好呼吸的点,让它匀乎一点。
就这么搞了好几天,嗓子都快练哑了。有时候唱得还行,自己挺满意。有时候状态不唱得那叫一个惨不忍睹,自己都听不下去。过程就是这样,反反复复的。
现在嘛你说唱得多那肯定跟学友哥没法比,差着十万八千里。但是跟刚开始比,我自己觉得进步挺大。起码调子准了些,高音轻易不破了,也能稍微唱出点那个纠结的味儿了。这就行了,主要是享受这个瞎折腾的过程,挺有意思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