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阵子闲着没事,翻箱倒柜收拾东西,结果扒拉出来一堆老磁带和CD,里面竟然有好几张Beyond的专辑。看着封面都泛黄了,一下就勾起了好多回忆,那时候上学,省吃俭用攒钱买他们的卡带,偷偷在随身听里听,感觉特别带劲。
就这么个由头,我突然来了兴致,寻思着干脆把Beyond的专辑好好整理一下,不管是手头有的,还是以前想听没听全的,都弄齐了听个过瘾。说干就干,我先把那几张老古董小心翼翼地擦干净,找了个还能用的CD播放器和卡座试了试,有的还能放,有的声音都嘶哑了,效果不太行。
接下来就开始了我的“寻宝”之路。
第一步,我把家里所有可能藏着CD、磁带的角落都翻了个遍。除了之前找到的,又搜刮出几张,有的是精选集,有的是演唱会录音,封面设计都挺有年代感的。看着这些实体唱片,心里挺感慨的,现在想找这种老物件可真不容易了。
第二步,光靠手头这点肯定不够。我就想着上网找找。跑去几个大的音乐软件上搜,Beyond的歌倒是不少,专辑也列出来挺多。但这一下就发现问题了,版本太多了!港版、台版、引进版,还有各种后来出的纪念版、精选集,看得我眼花缭乱,哪个是最初发行的,哪个是后来拼凑的,真是有点头大。
我记得他们是1983年成立的,黄家驹、黄贯中、黄家强、叶世荣这四个人,好多经典都是他们那时候创作的。我就想尽量按照他们发行的时间顺序来整理,从最早的《再见理想》开始,一直到后来的专辑。这个过程可真费了不少功夫,得一边听,一边对照网上能找到的资料,主要是看发行年份和唱片公司信息,尽量还原一个比较靠谱的时间线。
整理过程中,发现了不少事儿。
- 比如说,有些专辑里的歌,在不同的精选集里又会出现,编曲或者录音效果可能还不一样。
- 还有些是演唱会现场版的录音,那个氛围感,跟录音室版本听着完全是两种感觉,特别有感染力。
- 我还注意到,家驹还在的时候,和后来三子时代的专辑,风格上确实有变化。不是说后来不只是感觉不一样了,但都挺用心的。像滚石后来给他们出的那张《全部》,收录的主要是后面时期的歌。
整个过程,我基本上是边整理边听。把能找到的数字版都归拢到电脑一个文件夹里,按年份排实体CD和磁带也单独放虽然可能不常听了,但摆在那儿就是一份念想。
捣鼓了好几天,总算是弄出来一个相对完整的Beyond歌曲库,从早期有点青涩的摇滚,到后来红遍大江南北的《光辉岁月》、《海阔天空》、《真的爱你》,再到后面他们坚持音乐理想的作品,基本上都收集到了。虽然不敢说百分百全,但对我个人来说,这趟回顾和整理的过程,本身就挺有意义的。
现在再听这些歌,不光是旋律和歌词,更多的是一种情怀。他们的音乐确实影响了一代人,包括我。这回实践,更像是一次跟青春的重逢,挺值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