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折腾经历:从想看现场到家庭影院
最近老是被五月天的消息刷屏,一会儿是抢不到票,一会儿又说这说那的,挺闹腾。我这年纪,对那种人挤人的现场是有点发怵了,但心里头,还是有点念想,回味年轻时听他们歌的那股劲儿。
就因为这个念想,我琢磨着,要不干脆在家捯饬捯饬,搞个像样点的播放环境?也算是一种补偿。说干就干,我这人就这样,想到啥就得动手试试。
我先是把家里犄角旮旯都翻了一遍。找出个老旧的功放,几个落了灰的音箱,还有一堆乱七八糟的线。看着这堆东西,心里有点打鼓,这能行吗?
第二步:连接与调试接下来就是接线了。这可真是个体力活加脑力活。对着说明书(早就找不到了),凭着模糊的记忆,红对红,白对白,有时候还得猜。试了好几次,不是没声音,就是滋滋响。老婆过来看了一眼,直摇头,说我瞎折腾。
- 检查接口,擦掉灰尘。
- 尝试不同的线缆组合。
- 上网搜类似的设备连接图,但型号太老,很多对不上。
- 反复开关设备,调整功放旋钮。
搞了差不多一下午,总算让几个音箱出了声。虽然音质,也就那样,但起码响了不是?心里有点小得意。
第三步:寻找播放源设备响了,看啥?我本来是想找点以前收藏的老演唱会视频,存在旧硬盘里的。结果发现硬盘接口跟现在的电脑对不上,又得去找转接线。真是麻烦事一件接一件。
后来想,干脆网上找找看。结果发现现在的网络环境,真是五花八门。想找个清晰、完整的资源,跟大海捞针似的。各种弹窗广告,要不就是画质感人,要么就是看着看着就卡了,或者干脆是挂羊头卖狗肉。这感觉,跟听说大家抢票难、怕买到假票的心情,好像有点异曲同工之妙,都是想找个“真”的,咋就这么费劲。
第四步:妥协与享受我放弃了追求极致的想法。就用现有的普通视频网站会员,找了个还算清晰的在线演唱会回顾看了起来。虽然没有现场那种山呼海啸的震撼,也没有自己捣鼓出来那套“家庭影院”的完美音效(根本不完美),但安安静静坐在沙发上,听着熟悉的旋律,也挺
实践
这回折腾下来,我算是明白了。很多事情,过程比结果可能更有意思。虽然一开始是想在家复刻点现场的感觉,但捣鼓设备、解决问题的过程,反而让我找到了另一种乐趣。至于效果嘛差不多就行了,毕竟心态放平最重要。就像听歌,有时候听的是旋律,有时候听的是回忆,有时候,可能就是听个响儿,让自己放松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