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周杰伦在春晚上搞的那个《本草纲目》,我正好也瞅了几眼,也算是个实践记录。
那天晚上,家里人多,电视开着,春晚嘛每年不就图个热闹。正好放到周杰伦那段,他一出来,嚯,还是那个调调。不过感觉跟我们那时候听磁带、MP3那会儿有点不一样了,场面搞得挺大,一堆人蹦蹦跳跳的。
当时我就寻思:
- 这歌年头可不短了,现在翻出来在春晚这么大的场子搞,是想拉动一下气氛?
- 舞台效果确实花哨,灯光、伴舞,弄得挺炫。
- 他本人状态看着还行,虽然不能跟年轻时候比了,但那股劲儿还在。
看完就完了?那不能够。
我的折腾过程
第二天闲着没事,又在网上找了视频回放看了几遍。主要琢磨几个事儿:
第一,这个改编。我专门去翻了原版的《本草纲目》MV又听了听。对比一下,春晚这个版本,鼓点加重了不少,节奏好像也快了一点点,更强调那种现场的爆发力。原版更有他自己那种独特的味道,有点拽,有点随性。
第二,舞蹈。后面那帮伴舞跳得是真卖力气。我就想,这得练多久?动作整齐划一的。我自己也站起来比划了两下,纯属瞎闹,结果差点没把腰给闪了。岁数不饶人,看着人家跳得轻松,自己一试,完全不是那么回事。
第三,为啥选这歌?《本草纲目》这歌词,挺有中国风特色。可能也是考虑到春晚这个场合,得有点文化元素在里面。加上这几年不是流行健身操嘛刘畊宏带着大家跳,这歌也跟着又火了一把。估计节目组也是看中了这点。
这让我想起我刚上班那会儿。那会儿也是啥都想尝试,觉得自己精力无限。公司搞活动,让报节目,我还跟几个哥们儿排了个小品,也是折腾了好久,上台紧张得话都说不利索。那时候觉得春晚遥不可及,现在看人家在上面表演,感觉也就是一份工作,只不过是全国人民看着的工作,压力肯定山大。
跟我现在做的项目有点像。一开始也是雄心勃勃,想搞个大的。结果做着做着,就发现各种问题,人员、预算、技术瓶颈,能按时交差就不错了。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,这话真不假。不管是明星表演,还是我们普通人干活,背后的辛苦,只有自己知道。
我的记录就是:
看了周杰伦春晚的《本草纲目》,场面挺热闹,改编得适合晚会气氛。自己瞎比划了一下舞蹈动作,认清了自己是“手残党”加“老胳膊老腿”的事实。顺便回想了一下年轻时候的冲劲和现在工作的实际情况,觉得干啥都不容易。
就这么个事儿,记录完毕。没啥高深见解,就是一点个人实践和瞎琢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