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也不知道咋回事,又把周董的老歌翻出来听了,可能是年纪到了,哈哈。听到《稻香》这首歌的时候,还是那么个熟悉的调调,听着心里挺舒服的。
以前听这歌,就觉得画面感挺强,什么追蜻蜓,偷瓜,就是那种乡下小孩无忧无虑的感觉,挺阳光,挺治愈的。每次听到前奏那个像是虫鸣的声音,就感觉好像回到了小时候在外婆家过暑假那会儿。
后来知道了点不一样的东西
前两天,偶然在网上瞎逛,看到有人在聊这首歌,说这歌的背景没那么简单。说是周杰伦当年写《稻香》,跟汶川地震有关系。当时我看到这个,第一反应是有点懵,真的假的?这歌听起来那么暖,怎么会跟那么沉重的事情联系上?
我就好奇去翻了翻,找了些以前的报道、采访什么的来看。还真有这么一回事。周董自己好像也提过,当时看到地震那个情况,很多人可能家没了,心里难受,就想写首歌给大家打打气,传递点温暖和希望。
再听感觉就不一样了
知道了这个背景之后,我再把耳机戴上,重新放这首歌。嚯,那感觉一下子就变了。
- 以前觉得轻松的部分,现在听起来带着一股子韧劲儿。
- 歌词里那句“回家,回到最初的美好”,以前觉得是 nostalgic,怀旧,现在听着更像是一种安慰和召唤,是告诉那些受了伤、暂时失去方向的人,家是的港湾,美好的东西还在,要找回来。
- 还有里面唱的什么“珍惜一切就算没有拥有”,以前可能没太在意,现在觉得特别有分量。是,经历了大的变故之后,能平平安安活着,能看到第二天的太阳,本身就是最该珍惜的了。
以前觉得歌里的童年很快乐,现在觉得,那份快乐和无忧无虑,是在经历了风雨之后,才显得更加珍贵和向往。它不是单纯让你回到过去,更像是在提醒你,心里头要留着那份美好和希望,这样才能撑过难关,继续往前走。
所以你看,同一首歌,知道了背后的故事,听起来味道就完全不同了。现在再听《稻香》,感觉它不光是田园风光,更像是一种经历过困难之后的平和与力量。挺感慨的,一首歌能藏这么多东西。分享给大家我这点儿发现和感受,挺有意思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