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周华健这张《江湖》专辑,我可得好好唠唠我自个儿听这张碟的经历。那会儿也不是特意去找的,就是偶然间,听人说老周搞了个新花样,弄了个啥概念专辑,叫《江湖》,听着就挺不一样的。
我本来就挺喜欢周华健的歌,觉得他嗓子亮,歌也上口。但这回听说是什么“江湖”概念,还跟张大春合作,用了不少文言文啥的,我就好奇了,这得是啥样?能听得惯吗?
初次接触与好奇
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我找来了这张专辑。封面就挺有感觉,水墨画似的,透着一股子古朴劲儿。我记得我当时是找了个下午,挺安静的时候,打算从头到尾顺着听一遍。
这第一耳朵,开头的那个序曲一出来,我就知道,这回真跟以前不一样了。不是那种流行的调调,有点像电影配乐,那个氛围一下子就拉开了,有点苍凉,有点大气。当时就感觉,这不像是在听歌,倒像是在听一个故事的开头。
沉浸体验
我就耐着性子一首一首往下听。发现这专辑里的歌,好像真的是连着的。不像以前听专辑,可能挑几首喜欢的反复听。这张《江湖》,你得顺着听,它那个情绪和故事感是递进的。
- 听着听着,感觉就像眼前展开了一幅画卷。
- 里面有侠客,有恩怨,有刀光剑影,也有儿女情长。
- 歌词确实讲究,虽然有些地方初听不一定全明白,但那个意境在。
周华健的声音也变了感觉。以前觉得他唱歌就是阳光、洒脱,但这专辑里,他的声音里多了很多层次。有时候是豪迈的,有时候又带着点沧桑,好像他真的变成了那个江湖里的人,在跟你讲述他的经历和看见。他那个咬字,带着一股劲儿,把那种江湖的“侠气”唱出来了,这点我印象特别深。
反复品味
老实说,第一遍听完,有点懵。 信息量太大了,音乐风格也跟我熟悉的周华健不太一样。但是,就是觉得这东西有嚼头。不像有些歌,听一遍就完了,这张专辑让你觉得里面还有东西没挖出来。
后来我又听了好几遍。慢慢就咂摸出味道来了。比如里面有些编曲,用了不少民乐元素,跟电声结合得挺妙。还有些歌,像那首《江湖笑》(虽然严格来说可能不算这张专辑里的,但那个风格很像,都是江湖味道),那种“人过招,笑藏刀”的感觉,通过旋律和演唱就传递出来了。
这张专辑给我的感觉就是,它不是快餐。它需要你静下心来,跟着它的顺序,一点点去感受那个氛围,去体会那个“江湖”世界。它不是让你听完就高兴或者难过那么简单,而是给你一个更复杂的体验,让你去想点
最终感受
我捣鼓这张《江湖》专辑的过程,算是一次挺特别的听歌体验。从一开始的好奇,到初听的有点不适应,再到后来反复听,慢慢品出味道来。它确实不是一张典型的流行专辑,但它很饱满,很有想法。周华健和张大春他们确实是用心做了个东西出来,不光是唱歌,更像是在构建一个声音的世界。对我来说,这是一张值得花时间去听,也能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。挺真的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