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我又开始折腾一首歌,就是林俊杰那首《凤凰于飞》。这歌可真不是省油的灯,旋律那个绕,歌词那个古风味儿,弄得我这几天是茶饭不思,就琢磨这歌了。
就是单纯觉得好听,那个调调有点意思,听着就挺抓人的。想着自己也老大不小了,平时瞎哼哼也就算了,这回想正经练练看,能不能把这歌给拿下。
第一步,肯定是先听熟。我就把这歌翻来覆去地听,通勤路上听,休息时候也听,就想把那个旋律、节奏、还有老林唱的那种感觉给刻在脑子里。光听还不行,还得看歌词。不看不知道,一看吓一跳,这词儿写得是真有水平,但也真绕口,什么“翙翙其羽”、“瑟瑟其叶”的,对我这种大白话选手来说,真是个挑战。
然后就开始跟着哼唱了。一开始根本跟不上,不是慢了半拍就是抢了调。特别是里面有几段转音和假音的地方,简直是我的老大难。自己在那儿“咿咿呀呀”地试,录下来一听,那叫一个惨不忍睹,跟杀鸡似的,自己都听不下去了。
没办法,只能放慢速度,一句一句地抠。找到那种KTV的伴奏版,没有原唱干扰,我就对着伴奏慢慢磨。比如那个“旧梦依稀,往事迷离”开头,感觉要唱得特别轻,带点虚无缥缈的味道,我就试了好多种气声,找那个感觉。
还有那个“凤凰于飞,翙翙其羽”,感觉情绪得提起来一点,但又不能太用力,得有点飘逸洒脱的劲儿。这个度就特别难把握。我就反复琢磨原唱是怎么处理的,哪个字重哪个字轻,气息是怎么支撑的。
练习过程里,最头疼的就是高音和气息。这歌有些地方突然就拔高了,气跟不上就容易破音或者声音发虚。我就练那个腹式呼吸,尽量让气沉下去,唱高音的时候感觉有个支撑。虽然,效果时好时坏,但总比之前扯着嗓子喊要强点。
练习中的小插曲
中间有好几次都想放弃了。觉得这歌对我来说太难了,自己又不是专业的,瞎折腾啥。但每次听到原曲,又觉得不甘心,那么好听的歌,就这么算了也太可惜了。于是又捡起来继续练。
我还试过把自己唱的录下来,然后跟原唱对比着听,找出哪里不一样,哪里跑调了,哪里节奏不对。这个方法挺有效的,虽然每次听自己的录音都感觉挺尴尬的,但确实能发现不少问题。
算是能勉强把整首歌顺下来了。虽然跟老林的原版比,那肯定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,很多细节处理得还是很粗糙,感情投入也还不够到位。但是,对比刚开始那会儿,进步还是挺明显的,至少不会跑调跑到姥姥家了,气息也稍微稳了点。
这回练《凤凰于飞》的过程,虽然挺费劲,但也挺有意思的。感觉不光是练了唱歌,也磨了性子。能把自己喜欢的一首歌,磕磕绊绊地唱下来,心里还是挺有成就感的。接下来还得继续琢磨,争取把那些细节和感情再抠一抠,希望能唱得更有味道一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