讲真,有时候“勇敢”这两个字,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真的挺难的。就像五月天歌里唱的那样,不是不怕,是怕也要往前走。
一、卡住的阶段
记得有段时间,我感觉自己就像个陀螺,每天原地打转,忙忙碌碌,但心里空落落的。干着一份外人看来还行,稳定,饿不死也发不了财的工作。每天重复一样的流程,对着差不多的人,说着差不多的话。那种感觉,挺磨人的,好像温水煮青蛙,慢慢就没棱角了,也没啥盼头了。
心里有个声音一直在喊:这样下去不行!但另一个声音又在说:外面啥情况你知道吗?万一找不到更好的怎么办?房贷车贷不用还?家里人能同意吗?就这两个小人儿天天在脑子里打架。
二、酝酿和试探
这种状态持续了挺久。那段时间,上下班路上就喜欢塞着耳机,听点有劲儿的歌,五月天的歌就经常在列表里循环。倒不是说听了歌就立马原地起飞,变得多勇敢,但确实,那种旋律和歌词,有时候能在你快泄气的时候,悄悄给你续上一点点电。
我开始偷偷摸摸做些准备。比如,晚上不刷手机了,翻翻以前的专业书,看看现在市场上需要啥技能。周末也不总躺着了,试着去更新了一下那个好几年没动过的简历。讲真,光是打开那个文档,都感觉需要点勇气。
还试探性地跟家里人聊了聊,果然,担心是主要的反应。也能理解,毕竟稳定压倒一切嘛尤其在长辈眼里。这让我更犹豫了,觉得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太冲动,太不负责任了。
三、豁出去那一下
转折点发生在一个加班到深夜的晚上。那天特别累,身心俱疲那种。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,突然觉得特别没劲。我问自己,再过五年、十年,我还要这样吗?那个瞬间,之前所有的犹豫好像突然被一个“去他妈的”念头给压下去了。
就是那一刻,我决定了。 不是说完全不怕了,怕还是怕的,对未知的那种恐惧感,实实在在。但就是觉得,再不试试,这辈子可能就真的这样了。那种不甘心,盖过了恐惧。
第二天,我就去跟领导谈了。过程挺平静的,毕竟也不是小孩子了,没那么多戏剧性的情节。就是把自己的想法说了,把该交接的事情列清楚。走出办公室那一刻,腿还是有点软,但心里,好像一块大石头落了地。
四、之后的路
辞职之后,并没有立刻就阳光灿烂。经历了一段挺焦虑的找工作时期。投简历,面试,被拒绝,再投简历……循环往复。中间也有过自我怀疑,觉得是不是太草率了。
但好在,那股“我已经豁出去了”的劲儿还在。我告诉自己,勇敢不是说做了决定就完了,是决定了之后,还得硬着头皮把路走下去。
- 逼着自己去学习新东西,哪怕是从头开始。
- 厚着脸皮去请教以前的同事或者朋友,了解行业动态。
- 调整心态,接受暂时的不确定性。
后来总算是找到了一个新的方向,虽然还在摸索,但感觉是为自己活的,有奔头。回头看,当初那个决定,是挺冒险,但也挺值的。它逼着我跳出了那个“舒适区”,虽然过程有点颠簸,但至少,我在往前走了。
我觉得“勇敢”,不是天生的大胆,很多时候,就是被现实逼到墙角了,或者心里那点不甘心实在憋不住了,然后你哆哆嗦嗦地,往前迈了一小步。就像五月天唱的,“为着彼个将来,要自己勇敢再勇敢”。就是这样,一次又一次,给自己打气,然后走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