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下午没事儿,寻思着练练嗓子,就想到了张杰这首《你快回来》。这歌有些年头了,但劲儿够大,唱起来特别带劲,也特别要命。
先把原唱找出来,在播放器里循环了好几遍。得先听熟了,找找那个感觉。张杰那嗓子,啧啧,清亮又有力,模仿起来难度不小。听得差不多了,又在网上找了个伴奏,准备撸起袖子跟着试试。
练歌过程中的几个坎儿:
- 高音部分:这歌副歌“你快回来”那几嗓子,真不是盖的,冲上去需要底气,还得稳住,我试了几次,要么就直接破音,要么就是气跟不上,感觉嗓子眼儿直冒烟。特别费劲。
- 情感拿捏:光吼上去不行,这歌明显是带着那种强烈的思念、还有点急切盼望的感觉。不能唱成干巴巴地喊口号,得有那种“我一个人承受不来”的脆弱感,但又不能太软了,得有力量。这个平衡点,我对着歌词反复琢磨了好半天,试了好几种口气。
- 气息控制:歌里好几句都是连着的长句子,比如“走到思念的尽头我终于相信”,中间换气点得找准,不然唱到后面就憋得脸红脖子粗。特别是那几句“别让我的心空如大海”,得悠着点儿来,把那种空旷又无奈的感觉慢慢送出去,不能急。
唱着唱着,就有点走神。想起以前也有过那种特别盼着谁回来的感觉。倒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,就是有一回,家里老人生病住院了,情况不太我,刚好一个人在外地出差跑一个挺重要的项目,走不开。那时候真是急得不行,天天打电话问情况,心里就跟歌里唱的似的,时间过得贼慢,感觉自己被‘困在原地’,啥也做不了。那时候就特别希望自己能马上飞回去,或者医院那边赶紧传来个好消息。虽然老人康复了,没啥大事儿,但那种抓心挠肝、坐立不安的等待感,现在想起来还挺清晰的。这歌一唱,一下子就把那时候的感觉给勾出来了。
所以后来再唱副歌的时候,好像就顺畅了点儿。不是光想着怎么用技巧去喊那个高音,而是不自觉地带了点当时那种焦急又盼望的心情进去。虽然,唱得还是有瑕疵,高音该抖还是有点抖,气息也还得多练,但感觉上对了那么一些。至少不是对着空气瞎喊了,心里有点东西了。
一下午就跟这首歌较劲了。一首歌练下来,嗓子累,心里也跟着折腾了一回。不过还挺过瘾的,唱出来了点东西。下次再继续磕,争取把那几个高音拿捏得更稳当点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