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我们爱的刘欢,怎么就“变脸”了?时间都去哪儿了?

谁没在90年代的电视机前,跟着刘欢的好汉歌吼过“大河向东流,天上的星星参北斗”?那时他是什么样?是舞台上头发蓬松、挺着肚子,一开口就让人起鸡皮疙瘩的“音乐教父”;是采访里叼着烟、笑着说“我胖但我有才华”的实在人;是好汉歌唱到一半抹把汗,照样能让全场跟着他走的“国民歌手”。

变脸刘欢

可你再看看现在的刘欢——2023年声生不息·宝岛季舞台上,他一身黑色西装,腰板挺得笔直,唱橄榄树时声音依旧醇厚,但台下的人却在悄悄议论:“这真是刘欢?瘦了太多了!” 翻翻他近年的活动照,从中国好声音的导师椅上站起来,到歌手里唱弯弯的月亮,曾经标志性的“圆润”轮廓不见了,换的是清晰的下颌线,利落的短发,甚至走路都带风,哪还有半点当年“胖叔叔”的样子?

有人说:“刘欢这哪是变脸,简直是换了个人!” 可你仔细想想,一个在娱乐圈沉浮快40年、年过60的人,怎么会突然“改头换面”?这“变脸”背后,藏着的哪是一朝一夕的功夫?

变脸刘欢

第一张“脸”:刻在骨子里的“音乐魂”,从来没变

有人觉得刘欢“变脸”,是从音乐开始的。你听他早年的千万次的问弯弯的月亮,音域宽广得像把刀子,能切开夜色,也能戳进人心里;可你再听后来给甄嬛传写的凤凰于飞,转音细腻得像在耳边絮语,带着岁月的沉淀,少了年轻时的锋芒,多了几分温润。有人问:“刘欢的歌,怎么不是以前那个味儿了?”

可你要知道,真正的艺术家,哪会守着一张“脸”过一辈子?刘欢自己就说过:“音乐就像人,也要长大。20岁的热血,40岁的释然,60年的通透,唱出来的东西能一样吗?” 他当年唱好汉歌,是为了替水浒传里的英雄们“喊”出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;后来唱甄嬛传,是为了给深宫里的女人“叹”出那声藏了几十年的无奈。从来不是他变了,是故事变了,角色变了,他对音乐的理解,也在跟着变。

就连他“变瘦”这件事,最初也是因为音乐。2010年他被查出患有“脂肪肝”,医生说再不控制,嗓子都要受影响。你说一个靠嗓子吃饭的人,能不慌?他当时发狠,带着教练、营养师,硬生生把自己从180多斤减到130斤,减了整整50斤!有人问他:“图啥?” 他指着嗓子说:“这是我的吃饭家伙,瘦了,声音才能更通透,才能继续把好歌唱给你们听。”

这哪是“变脸”?这是他对音乐最真的“较真”。从80年代拿下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专业组通俗唱法金奖,到90年代让北京人在纽约的插曲千万次的问火遍大街小巷,再到后来给义勇军进行曲重新编曲、让好声音的学员们学会用“情感唱歌”……刘欢那张“音乐脸”,其实一直没变变的,是他对每一首歌的敬畏,对每一个音符的较真。

第二张“脸”:从“酒仙歌王”到“养生达人”,生活给的“成长脸”

有人说刘欢“变脸”,是生活方式变了。以前的他,是个出了名的“酒鬼”——采访端着酒杯,演出后台藏着一瓶茅台,连录节目都敢对导演说:“来瓶啤酒,润润嗓子。” 可现在呢?他在采访里笑着说:“现在碰酒少了,水跟茶倒成了常客。” 前几年在综艺里,他拿出保温杯,慢悠悠地泡枸杞,弹幕里全在刷:“刘欢老师也养生了?”

你不知道的是,这张“养生脸”,其实是生活给他的“教训”。当年北京人在纽约爆红,他跟着剧组在美国待了8个月,压力大得整宿失眠,靠酒精和烟草撑着;后来开全国巡演,一场接一场,饿了就吃泡面,困了就在后台眯会儿,体重一路飙升,脂肪肝、高血压全找上门。他妻子李淑霞心疼坏了,偷偷把他车里的酒换成矿泉水,把冰箱里的火腿肠换成蔬菜沙拉,还逼着他每天去公园快走。

有次采访他打趣:“以前觉得自己是‘歌神’,酒喝多了也能唱,现在才知道,身体才是‘1’,其他的都是‘0’。” 这话听着简单,可多少人等到身体垮了,才明白这个道理?刘欢这张“生活脸”,藏着一个中年男人的“认怂”——认怂过度的消耗,认怂年轻时的不懂事,但也认了:好好活着,才能继续爱音乐,才能陪老婆孩子。

你看他现在,微博里偶尔会晒家里做的饭,配文“夫人手艺,没得挑”;会和女儿一起遛狗,背影不像以前那么“沉重”,倒多了几分轻快;甚至会在节目里跟着年轻人跳广场舞,虽然动作有点笨拙,却笑得像个孩子。这种“变”,哪是“装”?分明是被生活磨平了棱角,长出了更柔软的“盔甲”。

第三张“脸”:从“高冷歌神”到“宝藏大叔”,岁月给的“温度脸”

还有人觉得刘欢“变脸”,是性格变了。以前的他,采访里总带着点“不耐烦”——有人问他“为什么不出新歌”,他皱着眉说“没灵感,急不来”;有人夸他“歌坛常青树”,他摆摆手说“别扯了,我早过气了”。可现在的他,在综艺里像个“话痨”:给杨迪讲音乐理论,虽然杨迪听得一脸懵;帮学员改歌,连一个音符的咬字都不放过;甚至会在别人夸他时,不好意思地挠挠头:“嗨,都是瞎琢磨。”

这张“温度脸”,其实是岁月给的“礼物”。年轻时的刘欢,眼里全是“事儿”——怕唱不好歌,怕被误解,怕被落下。可到了现在,他好像“放下了”。有次在歌手后台,他看到年轻选手紧张,主动拍着人家肩膀说:“别慌,音乐就是说话,把心里想的唱出来就行。” 这句话,他年轻时可能说不出口,怕显得“太鸡汤”,可现在,他懂了:真正的强大,不是永远保持锋利,而是愿意给别人递一把伞。

他开始变得“接地气”——不再是那个只会在艺术殿堂里“端着”的“教授”,而是愿意和观众唠嗑的“大叔”。他会在采访里说“现在的歌我也听,周杰伦的挺好,歌词有意思”;会在节目里模仿年轻rapper的唱法,虽然调子跑偏了,却逗得全场大笑;甚至会在粉丝要签名时,笑着说“来,慢慢签,别挤,每个人的手都得签到”。

这张“温度脸”,哪是“变了”?是他终于学会了把“音乐教父”的架子放下来,让更多人看到:原来刘欢,不是只有“高冷”和“才华”,他也有“可爱”和“柔软”。

最后一张“脸”:那张叫“热爱”的脸,从来没变过

其实你仔细想想,刘欢到底“变”了什么?他的声音还是那么醇厚,唱起老歌来,依旧能把你拉回90年代;他对音乐的较真,还是那么“轴”——给山海情写主题曲,为了一个“风吹麦浪”的和声,改了半个月;他对人的真诚,还是那么“傻”——以前帮新人写歌不收钱,现在给学员指路,掏心掏肺。

变的,从来不是他的“脸”,是我们看他时的“距离”。曾经我们隔着屏幕,觉得他是“高高在上的歌神”;现在他走进综艺,走进生活,我们才发现:他不过是个爱唱歌、爱生活、偶尔也会犯“轴”的普通人。

就像他自己说的:“人这一辈子,就像一首歌,有高潮,有低谷,有快板,有慢板。重要的不是怎么唱,而是敢不敢一直唱下去。” 刘欢的“变脸”,不是要换一个人,而是要把这首歌,唱得更稳,更暖,更有滋味。

所以下次再看到刘欢,别说“他变了”——你该说:“刘欢,你还和当年一样,把最好的歌,留给了我们。” 毕竟,那张刻满“热爱”的脸,从来就没变过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