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“刘欢的‘原创’,凭什么成了娱乐圈的一股‘清流’?”

说起来,现在一提“原创”,总有人觉得要么是“为赋新词强说愁”的生硬,要么是“流量密码”式的刻意炒作。但你要是真拉刘欢出来问问,他大概会摆摆手:“原创哪有那么玄?就是把心里话,好好唱出来。”

原创刘欢

这话听着简单,可细数刘欢的音乐路,“好好唱出来”这五个字,背后是三十年的“不将就”。

从少年壮志不言愁到千万次的问,原创是刻在骨子里的“拧”

原创刘欢

1987年,电视剧便衣警察找上门,要主题曲。那时的刘欢,刚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两年,还没正式“出道”,但面对歌词里的“几度风雨几度春秋”,他没按常规的路子写流行小调。他在钢琴上琢磨出一段带有民族韵味的旋律,前奏一起,像是从心底里长出来的叹息,唱到“金色盾牌,热血铸就”时,又猛然扬起一股劲儿——那种属于八十年代年轻人的热血、迷茫,还有对光明的渴望,全揉在几段旋律里。

后来北京人在纽约火了,千万次的问成了KTV必点。但你有没有发现,这首歌的“原创”不只是旋律。刘欢没走当时流行的英文歌改编套路,也没用空洞的嘶吼来表现“爱过才知道情浓”,而是用拉丁音乐的节奏打底,加上中文歌词特有的叙事感,把跨国文化的撕裂感、中年人的怅惘唱得直戳人心。旋律记忆点强,但更重要的是,它唱的是“人”,是具体的、有血有肉的挣扎,不是飘在云里的“情歌”。

原创刘欢

这种“拧”,从刘欢第一首歌就注定了。他说过:“我写歌,从来不为‘火’,就想说点真话。”九十年代市场大火的“甜歌”“劲歌”,他一首没碰;有人劝他“旋律简单点,更容易红”,他摇头:“简单是简单,但没味道的东西,我不碰。”

“原创”不是“闭门造车”,是把“根”扎深了

很多人以为“原创”就是“自己写”,但刘欢的原创,更像是从“根”里长出来的。他是科班出身,却从不被“学院派”框住——学美声的人,怎么写出弯弯的月亮那样的市井温情?学摇滚的人,怎么唱好从头再来里的沧桑底气?

好汉歌是个绝妙的例子。98版水浒传要主题曲,导演杨洁找到刘欢,说“要老百姓一听就跟着哼,又得有江湖气”。刘欢没急着交稿,跑去翻水浒传原著,看到“路见不平一声吼,该出手时就出手”,突然来了灵感:用河南豫剧的“嗨嗨腔”做骨架,加上黄河船夫的号子元素,旋律一出来,连杨洁都拍案叫绝——“这哪是写歌?这是把梁山好汉的魂儿,全勾出来了!”

后来有人问他:“你是不是专门研究各地的民间音乐?”他笑着说:“哪有专门研究,就是生活呗。你听胡同里大爷下棋的吆喝,听乡间地头老乡的号子,那都是音乐啊。原创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,是从地里长出来的。”

这话太实在。现在的“原创”,有些孩子关在屋里“憋灵感”,出来的东西花里胡哨,却像没根的浮萍。刘欢不一样,他的歌里总有“生活的味儿”——相约一九九八里,那轻快的旋律里藏着对世纪的期待;天地在我心里,太空般的辽阔背后,是对家园的眷恋。这些东西,不是“编”出来的,是真从生活里“捡”回来的。

当“原创”成了奢侈品,刘欢的“坚持”更像个反问

这些年,总有人说“娱乐圈太浮躁,没人搞原创了”。可刘欢,从八十年代唱到现在,始终在“搞原创”,而且搞的是“大原创”——不只是写歌,还做制作人、当导师,甚至把“原创精神”带到了综艺里。

前几年参加歌手,他选的歌全是“有故事”的:沧海一声笑里藏着武侠江湖的快意,橄榄树里有三毛的流浪,从头再来里有下岗工人的坚韧。有人问他:“都这么大年纪了,为啥还这么拼?”他回答:“不是拼,是喜欢。现在年轻人总说‘原创难’,难在哪儿?难在怕啊。怕没人听,怕不火,怕掉粉。可音乐这东西,一开始就不该怕啊。”

这话现在听,像一把刀,扎在流量时代的软肋上。多少歌手“急功近利”,写歌靠“AI生成”,编曲靠“拼贴”,歌词全是“我爱你你爱我”的口水话。刘欢却偏要逆着来:他给电影刮痧写主题曲,为了体现中西文化冲突,特意学了美式蓝调;他指导中国好声音的学员,常说:“别光想着炫技,你唱的歌里,得有你自己的影子。”

这种“坚持”,不是固执,是对音乐的敬畏。他说:“原创不是‘标新立异’,是‘真诚’。你对生活真诚了,音乐就真诚;你对音乐真诚了,听众就买账。”

最后一个问题:刘欢的“原创”,为什么我们一听就懂?

你有没有想过,刘欢的歌,无论过多少年,再听还是会打动人?少年壮志不言愁里的少年气,千万次的问里的追梦,好汉歌里的江湖义气……这些旋律之所以能“活”过来,是因为它们“有魂”——魂是什么?是创作者的真心,是时代的声音,是每一个普通人的影子。

现在的娱乐圈,不缺“流量”,不缺“话题”,但缺“魂”。刘欢的“原创”,恰好给了我们一个反问:当我们在谈“原创”时,到底在谈什么?是追求“与众不同”,还是想“打动人心”?是想“火一把”,还是想“留点什么”?

或许,刘欢早就用三十年音乐生涯给出了答案:真正的原创,从不需要“标榜”,只要心里有一团火,眼里有生活,手上就能写出能“活”下去的歌。

这大概就是,为什么刘欢的“原创”,始终是娱乐圈的“清流”——不是因为他有多特别,而是因为他从来没变过:始终那个把“真话唱出来”的少年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