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突然“立信鸽”?这位乐坛老炮儿到底在玩什么新花样?

最近刷社交媒体,不知道你有没有被一个奇怪的词条刷屏——“刘欢立信鸽”。起初我还以为是网友P的恶搞图,点进去一看,好家伙,连圈内好友都下场互动了,歌手孙楠还配了个鸽子表情包:“鸽子飞得再高,也飞不出刘老师的手掌心啊?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今天咱就掰扯掰扯,这位唱好汉歌吼得大河发抖的乐坛大佬,怎么突然和“信鸽”扯上关系了?

刘欢立信鸽

先说说刘欢。在大众印象里,他几乎是“德艺双馨”的代名词——头发是咱中国人最熟悉的“地中海”造型(他自嘲“智慧的闪光”),嗓音厚得像陈年老酒,开口就是“大河向东流啊”“天地悠悠”,关键是人特别“轴”,当年在好汉歌录完音,愣是不让加电音,说“我要的是原汁原味的山东味儿”;综艺里更是“耿直担当”,有次中国好声音学员想炫高音,他直接打断:“你这技巧是好的,但感情呢?唱歌得先让人心里发痒,不是让人头皮发麻。”

可就这么一个“老干部”做派的人,怎么会突然和“立信鸽”扯上关系?难不成真改行养鸽子了?

刘欢立信鸽

还真有这么个苗头。有网友扒出,刘欢最近在某公益活动中露面,背景里似乎有个鸽子笼,照片里他正蹲在那儿喂食,还戴着老花镜仔细观察鸽子毛色,神态认真得像在批改学生作业。照片传开后,评论区直接炸了:“刘老师什么时候成‘鸽友’了?”“这鸽子是信鸽还是观赏鸽?”“懂了,‘立信鸽’就是‘树立诚信的信使’,刘老师又在搞文化输出?”

要说这“立信鸽”仨字,倒挺有嚼头。“立信”是刘欢的老本事了——他有一句经典语录:“做音乐先做人,人立住了,歌才能立住。”这些年,他教学生不收学费,给公益演出从来“随叫随到”,甚至有次为了帮农村小学建音乐教室,悄悄把刚到手的代言费全捐了,事后连媒体都没告诉。这种“把诚信刻在骨子里”的劲儿,和信鸽“忠信传递”的特性,还真就莫名契合了。

再琢磨琢磨“信鸽”本身。这小东西在中国可有讲究了,古代叫“飞奴”,是帮人递军情、传家书的重要角色,风雨无阻,不迷路,不背信。刘欢爱听戏,对传统文化门儿清,没准儿他就看中了这层寓意——现在娱乐圈太浮躁,流量来了就飘,塌房了就躲,而他偏要做那只“不会迷路的鸽子”,不管外面怎么变,始终认准“做好歌、做好人”这条路。

不过也有网友较真:“刘欢老师养鸽子,是真的喜欢,还是有什么新计划?”这倒让我想起他之前干过的事。2019年,他发起“刘欢音乐教育基金”,专门给偏远地区孩子买乐器;2021年,他又带着团队做古典音乐普及视频,用“RAP讲乐理”,B站上播放量破千万。这不就是“信鸽精神”的现代版嘛——把好的东西(音乐知识、诚信理念),用大家能接受的方式,“传递”到更多地方去。

所以啊,“刘欢立信鸽”哪是什么突然玩梗?这明明是他几十年如一日“立人、立信、立艺”的缩影。就像他总唱的那句“路见不平一声吼啊”,吼的不是江湖,是艺人的风骨;养的也不是鸽子,是对音乐、对观众、对这行当的一片真心。

说到底,娱乐圈不缺“流量鸽”,今天飞明天就散;也不缺“人设鸽”,包装得漂漂亮亮,转身就塌房。缺的,就是刘欢这样,认准一条路,不管刮风下雨,只管稳稳传递的“信鸽”——把好歌传递给耳朵,把真诚传递给人心,把艺人的骨气传递给这个时代。下次再看到“刘欢立信鸽”,咱就知道,这不是什么新鲜事,这是这位老炮儿,又用他的方式,在给我们上“一课”呢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