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当年并肩称王的刘欢与窦唯,为何走出截然不同的人生旷野?

上世纪90年代的华语乐坛,有两个名字像双子星般耀眼——刘欢和窦唯。一个声音浑厚如黄河奔腾,一个唱腔空灵似月下清泉;一个是校园里走出的“音乐才子”,一个是胡同里蹦出的“摇滚青年”。他们曾并肩站在巅峰:刘欢的千万次的问唱红北京人在纽约,窦唯的无地自容让黑豹乐队火遍大江南北;他们同样被捧上“神坛”,却又在时代的洪流中,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岔路口。

刘欢窦唯

一个成了综艺里温文尔雅的“国民导师”,用音乐课堂照亮万千追梦人;另一个却渐渐遁世,戴鸭舌帽、穿布鞋,偶尔在胡同口弹吉他,被说成“江郎才尽”。这俩曾经让年轻人疯狂追随的“音乐天王”,究竟是怎么走出两条截然不同的路的?

从“天之骄子”到“乐坛王者”:他们曾是彼此的“镜子”

刘欢窦唯

刘欢和窦唯的起点,都带着老天爷赏饭吃的灵气。刘欢是人大国政系的高材生,却偏偏在音乐里找到了灵魂出口。1987年,他在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上拿了季军,那时候的他就敢在舞台上把少年壮志不言愁唱得荡气回肠,连导演都感慨“这嗓子像是从历史深处传来的”。而窦唯呢?还在北京27中当“问题少年”,逃课、弹吉他,写满了“孤独与愤怒”的歌词,被老师叫家长时,他爹指着他的破吉他骂:“这玩意儿能当饭吃?”

没想到,这两条平行线在1989年突然相交。那年,崔健在北京办“新长征路上的摇滚”演唱会,刘欢是压轴嘉宾,窦唯作为Black Baby乐队的成员第一次登上工人体育馆。演出结束后,两人后台相遇,刘欢拍着窦唯的肩膀说:“哥们儿,唱得真有劲儿!”窦唯没说话,只是点了点头——那年他20岁,刘欢26岁,谁能想到,这两个性格迥异的男人,后来会成为华语乐坛的“南北标杆”?

刘欢窦唯

真正让他们坐上“王座”的,是90年代的作品。刘欢的弯弯的月亮好汉歌,用叙事性的歌声把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揉进了旋律里,你说他是“歌坛常青树”,倒不如说他是在用音乐写“中国人的史诗”;窦唯却反着来,黑豹时期的无地自容Don't Break My Heart,带着一股子“管他世界如何,我自摇滚到底”的狠劲儿,歌词里全是“人潮人海中,有你更有我”的年轻反叛。那时候的乐迷说:“听刘欢,想回家的路;听窦唯,想砸碎眼前的墙。”

分道扬镳:当“艺术理想”撞上“世俗烟火”

1994年,是两人命运的“分水岭”。那年,刘欢为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唱主题曲千万次的问,唱片销量破了百万,他成了第一个登陆央视春晚的流行歌手,还在国际舞台上用中文唱从头再来,外国人都惊叹“中国音乐有这么厚的底子”。而窦唯呢?离开了黑豹乐队,推出了第一张个人专辑黑梦,封面是他抱着猫、眼神迷离的照片,专辑里全是“噢、噢、噢”的呢喃,没有明确的歌词,没有抓耳的旋律,乐迷都在骂:“窦唯疯了!他是不是江郎才尽?”

其实他们谁都没“疯”,只是对音乐的理解完全不同。刘欢后来在一次采访里说:“音乐对我来说,是‘桥梁’,得让普通人听得懂、能共鸣,才能把好东西传出去。”所以他愿意接电视剧、上综艺,哪怕是指导中国好声音,一遍遍给学生纠正发声位置,他都觉得“这事儿有意义,能帮到真正爱音乐的人”。而窦唯的想法简单粗暴:“音乐就是‘我’的声音,我不想取悦谁,只想把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发出来。”他不在乎唱片卖多少,不在乎有没有人懂,后来甚至搞起了“实验音乐”,在酒吧里即兴演奏,观众只有几十个人,他却弹得津津有味。

你看,一个选择了“拥抱世界”,一个选择了“坚守自我”。刘欢的路,走的是“入世”的智慧——他知道艺术家活在现实里,就得和现实打交道;窦唯的路,走的是“出世”的孤勇——他宁可被世界遗忘,也不愿让世界磨平自己的棱角。这就像两棵长在同一片土壤的树,一棵拼命向上伸枝叶,想触摸更多阳光;一棵把根往深扎,只为自己心里的那片阴凉。

二十年后再看:谁说“成功”只有一把尺子?

这么多年,总有人拿他们比较:“你看刘欢,多成功啊,有地位有名气!”“再看窦唯,现在穷得叮当响,当年那么火,真是浪费天赋。”可你去问刘欢,他觉得成功吗?他笑着说:“每次看到学生因为我的歌考上音乐学院,看到普通人在KTV里唱好汉歌时眼里有光,我就觉得值。”那窦呢?去年有拍到他在北京胡同里买烤红薯,帽檐压得低低的,可当记者问他“后悔当年的选择吗”,他抬头笑了笑,说了句:“音乐没后悔,活着就没后悔。”

是啊,世上的“成功”哪有标准答案?刘欢用音乐连接了无数人,他成了大众的“音乐老师”,这是他的价值;窦唯用音乐守护了自己的纯粹,他成了少数人心中的“摇滚符号”,这也是他的价值。就像当年他们一个唱“千万次的问”,一个唱“无地自容”,一个问“世界为何是这样”,一个吼“我就是我自己”,本就不是一路人,又何必非要走同一条路?

如今的刘欢,依然在舞台上发光发热,用岁月沉淀的歌声告诉我们“何为坚守”;如今的窦唯,依然在小酒馆、在胡同里,用简单的和弦告诉我们“何为自由”。他们或许不再是当年的“天王”,却活成了自己最想成为的样子——这,或许才是音乐给普通人最好的启示:你可以选择拥抱世界,也可以选择拥抱自己,只要心里有热爱,哪里都是旷野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