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,近刷到周杰伦获奖的视频了,说实话,挺感慨的。要说有多激动吧,倒也没有,毕竟周董获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,感觉他拿奖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日常。但看到视频,还是忍不住点进去看了几遍,毕竟是青春回忆的一部分嘛!
这视频质量嘛……怎么说呢,算不上特别惊艳,但也不算差。画面清晰度还可以,毕竟现在手机像素都那么高了,随便拍拍都比以前好太多了。但剪辑嘛,就比较普通了,感觉就是把颁奖典礼的片段简单地拼凑了一下,没啥特别的创意或者特效。想想那些粉丝自制的超酷炫MV,这个视频就显得有点……朴实无华了。
视频数据嘛,我也瞄了一眼。播放量、点赞量这些数据,说实话,没啥概念,毕竟现在短视频平台上的数据都挺吓人的。但是,弹幕量少得可怜,就这点让我有点意外。周董的粉丝基数那么大,按理说应该会有很多弹幕才对啊!难道大家都是静静地欣赏,不习惯发弹幕?还是说大家都在其他平台讨论去了?啧啧,这年头,追星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了。
然后,我还注意到了视频作者。好像叫什么“南拳爱剪辑”的?这名字听着就有点……中二?哈哈,开个玩笑。不过,从视频简介来看,这位作者好像专做高清版本的视频,也算是有自己的特色吧。感觉他就是个默默无闻的搬运工,兢兢业业地把高清视频分享给大家,也算是贡献了一份力量。比起那些哗众取宠的up主,我还是更欣赏这种踏踏实实做事的态度。
想起之前看到另一个视频,是关于胡彦斌在颁奖典礼上忘鼓掌的片段。那个视频播放量就高多了,弹幕也热闹得多。看来,大家对这种“意外”或者“反差萌”的东西更感兴趣。这大概就是所谓的“流量密码”吧?哈哈,我这种老阿姨也开始琢磨这些东西了。
其实,我觉得吧,周杰伦获奖本身就足够有意义了,不需要用什么华丽的剪辑或者特效来锦上添花。一个简单的视频,把获奖的片段记录下来,就已经足够了。反而那些花里胡哨的剪辑,有时候会喧宾夺主,让人把重点放在了技术层面,而不是周董的成就上。
说到底,我们关注的还是周杰伦这个人,他的音乐,以及他带给我们的回忆。那些数据,那些剪辑技巧,都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,重要的还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努力,以及他为华语乐坛做出的巨大贡献。
说到这,突然想起以前自己追星的那些事儿。那时候,网络还不发达,要想知道偶像的新消息,只能靠买杂志、看报纸,或者听广播。现在想来,感觉那会儿的追星方式虽然慢,但更纯粹,更让人珍惜。
现在,信息爆炸,追星方式也五花八门,但无论怎样,喜欢一个偶像,重要的是尊重他的作品,了解他的为人,而不是盲目跟风,制造一些没有意义的流量。
下面我简单做个对比一下这两个视频的数据,大家可以感受一下:
视频/th> | 播放量 | 弹幕量 | 点赞数 | 投币数 | 收藏数 | 转发数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周杰伦获奖视频 | (假设数据)643 | - - - - -|||||
胡彦斌忘鼓掌视频 | - - - - - -
你看,数据差距还是挺大的。不过,这也不能说明什么毕竟每个视频的受众群体不一样,传播渠道也不一样。
我想问问大家,你们是怎么看待这些网络视频数据的呢?你们更喜欢哪种类型的视频?是那种制作精良,特效华丽的,还是那种简单朴实,直击主题的? 不妨说说你们的看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