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30年后再听好风长吟,刘欢这首歌里藏了什么人生密码?

深夜刷到一条网友留言:"如果现在让我选一首'中年人的定心丸',我会选刘欢的好风长吟。"下面跟着几百条回复,有人说"每次加班到深夜,都是这首歌陪我到天亮",也有人调侃"刘欢早年间就唱出了'躺平'的真谛——好风凭借力,何必瞎使劲?"

刘欢的好风长吟

这让我突然想起,距离1993年好风长吟发行,竟已经过去了三十年。这首歌没有少年壮志不言愁的激昂,没有千万次的问的荡气回肠,却在时光里慢慢沉淀,成了无数人心里的"背景音"。为什么刘欢的"吟唱"能有这么持久的穿透力?或许答案就藏在他从不张扬的"风骨"里。

他的"风",不是乘风而起的锐气,是"守得住"的从容

刘欢的好风长吟

第一次听好风长吟,大多数人会被歌词里那句"好风凭借力,送我上青云"吸引。但细想会发现,这首歌的基调根本不是"青云直上"的野心,反而是"风淡云轻"的通透。刘欢在歌里没唱"我要飞多高",反而唱"莫使金樽空对月",唱"行到水穷处,坐看云起时"。

这哪是歌者的抱负,分明是文人的风骨。刘欢从出道起就站在"金字塔尖"——86年拿北京亚运会主题歌演唱机会,91年唱水浒传主题曲,成了华语乐坛"金声玉振"的代表。可他从没被这些"风"吹晕过。九十年代各种选秀、炒作盛行,他却一头扎进音乐学院教书;当流量明星们拼命挤上热搜时,他却带着家人去了美国,一走就是三年,说要"陪孩子长大"。

有人说他"太佛系",浪费了天赋。可他却说:"风来的时候,你借力往上走很正常,但风总有停的时候,真正能让站得稳的,不是当时借的那股风,是你脚下扎的根。"后来他在歌手舞台上唱从心,六十岁的人站在台上,眼里有光,却不见半点对名利的贪恋——这才是"好风长吟"的真意:不是追着风跑,而是让自己长成"能等风来"的树。

他的"吟",不是无病呻吟,是把"烟火气"酿进旋律里

好风长吟的编曲很特别,没有宏大的交响乐,只有一把吉他、几缕弦乐,像朋友在耳边轻声说话。刘欢的嗓音也收起了往日的"大开大合",用气声代替呐喊,像在念一首诗。但正是这种"收敛",让歌词里的烟火气活了。

"绿树荫浓夏日长,楼台倒影入池塘",你甚至能透过旋律看到北京夏天的午后,胡同口的大爷摇着蒲扇,藤椅上的猫打了个哈欠;"晚风轻拂澎湖湾,白浪逐沙滩",又好像闻到了海风里的咸湿,听到了归港渔船的汽笛。刘欢的歌从不是高高在上的"艺术品",而是把日子里的细碎感受,都揉进了音符里。

记得他有一次采访,说有学生问他"怎么写出能打动人心的歌",他说:"你先好好活。生活给你的酸甜苦辣,比任何技巧都重要。我唱好风长吟时,想的不是怎么唱得技巧高超,是想的是我儿子第一次蹒跚走路的样子,我妻子给我热汤时冒的热气——这些都是'风'啊,吹到你心里的风。"后来他在中国好声音当导师,从来不教学生"炫技",总是说"把故事唱出来,比什么都重要"。这或许就是他的"吟"能扎进人心里:他唱的不是歌,是人间的温度。

30年后的今天,我们为什么还需要"好风长吟"?

前几天看到新闻,说现在的年轻人"卷"到连"内耗"都要卷——有人凌晨三点还在发朋友圈吐槽加班,有人焦虑到把闹钟设成"人生哲理"来激励自己。突然就懂了为什么好风长吟会在短视频平台突然"翻红":不是它有多时髦,而是它给了在狂风里打转的人一个"锚点"。

歌里有句词我没忘:"风来了又去,去了又来,我不追风,风也终将经过我。"刘欢从没说过"我要对抗这个时代",反而说"要和时代好好相处"。当所有人都喊着"抓住风口"时,他说"慢慢来,比较快";当流量速食文化盛行时,他守着"一张唱片录三年"的初心。他像那个在暴风雨里不撑伞的人,不是不怕雨,是知道"雨总会停,脚下的大地永远在那里"。

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等"好风"——等一个升职的机会,等一个对的人,等生活"好起来"的瞬间。但刘欢用三十年告诉我们:真正的好风,不是外界的推力,是心里的从容。当你不急着追,不慌着赶,把日子过成一首诗,好风自然会把"青云"送到你面前——就像那首歌里的最后一句:"送我上青云,不如送我个好心情。"

此刻耳机里循环着好风长吟,刘欢的声音像晚风一样拂过来。突然想起他2019年在歌手唱完从头再来后说的那句话:"艺术家的价值,不是你站在多高,是你能照亮多少人脚下的路。"或许这就是好风长吟能流传三十年的秘密:它从不告诉你"怎么飞",只告诉你"怎么站得稳";不给你"飞上天的野心",给你"过好日子的底气"。毕竟,能让一个人走得远的,从来不是一时的"风",是骨子里的"静气"和"风骨"——而这,正是刘欢用歌声,给我们最好的礼物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