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唱过好汉歌也唱过国歌,但你知道这两首歌的原唱者分别是谁吗?

要说咱们华语乐坛的“殿堂级好声音”,刘欢老师的地位稳如泰山。他那副嗓子,粗犷里带着磁性,高亢中藏着故事,从好汉歌的“大河向东流啊”到北京欢迎你的“我家大门常打开”,唱进了多少人的青春里。可最近总听有人说“刘欢是国歌原唱”,甚至把好汉歌和国歌混为一谈——这可真是大错特错!今儿咱就掰扯明白:刘欢和这两首歌,到底啥关系?

刘欢的好汉歌原唱国歌

先说说咱们从小听到大的好汉歌。1998年,央视版水浒传热播,片尾曲好汉歌一出来,那股子江湖气直冲天灵盖——“路见不平一声吼,该出手时就出手”,简直是刻在DNA里的旋律。很多人以为这首歌是刘欢写的,其实作曲是大名鼎鼎的赵季平老师,可要说“演绎”,刘欢绝对是无法替代的那个。

为啥这么说?您想啊,好汉歌歌词短,调儿高,还带着北方民歌的“野劲儿”,一般人唱容易飘,可刘欢老师偏能用胸腔共鸣把那种“好汉的粗粝感”唱出来——不是刻意喊嗓子,是像在讲梁山好汉的故事,每个字都带着故事感。后来他不仅唱了,还在2008年奥运会上用英语改编过,照样让外国听众听出中国男人的豪迈。所以好汉歌的原唱、经典演绎者,都是刘欢,这点没毛病。

刘欢的好汉歌原唱国歌

可要说“国歌原唱”,那可真是天大的误会。国歌义勇军进行曲,可不是某个人“唱”出来的,它从出生就带着特殊的历史分量。

这首歌是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,歌词田汉,聂耳作曲。电影里的版本,其实是当年“电通影片公司”的群星合唱,包括田汉本人、聂耳(聂耳在录音前就谱好曲了,但因积劳成疾,次年去世,没听到最终的成品),还有当时很多进步文艺工作者。后来新中国成立,这首歌被定为代国歌,1982年正式定为国歌——它的“原唱”从来都不是某个人,而是那个年代的集体记忆,是中华民族面对外敌时的呐喊。

那刘欢跟国歌啥关系?他倒是唱过好几次国歌,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,他站在鸟巢中央,用浑厚的嗓音唱出“起来!不愿做奴隶的人们”,那一刻,他的声音里是14亿人的骄傲。但“演唱”和“原唱”是两码事——就好比一场盛大的接力赛,刘欢是其中跑得最稳、接棒最漂亮的那位选手,可他不是第一个出发的人。

为啥总有人把刘欢和国歌“绑定”呢?大概还是因为他的声音太有“国家气场”了。你看,奥运会、春晚、国庆庆典,这些重大场合,选来唱国歌的人,嗓音都得够“正”、够“稳”,还得有国民度。刘欢老师这嗓子,既有雷霆万钧的气势,又能传递沉甸甸的情感,选他唱国歌,再合适不过。时间久了,可能就有人记串了:以为这“开山之作”也是他唱的。

其实啊,不管是好汉歌还是国歌,能被世代传唱,靠的从来都不是某个“明星”的光环。是好汉歌里替天行道的侠义,是国歌里“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”的决绝——这些共鸣,比任何演唱技巧都更有穿透力。刘欢老师用自己的嗓子把这些故事讲给我们听,是他的荣幸,也是我们的幸运。

但话说回来,历史该记清楚的一点不能含糊:好汉歌的经典,刘欢功不可没;国歌的诞生,是无数先辈用热血铸就的。下次再听到“刘欢是国歌原唱”,您可得好好掰扯掰扯了——这不仅是对刘欢的尊重,更是对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的敬畏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