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突然推出“潮剧全集”?从好汉歌到“水乡戏文”,他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戏曲情结?

最近刷到刘欢的消息时,我差点以为眼花了——这位以弯弯的月亮唱醉岁月,用好汉歌吼出江湖豪情的老牌歌者,怎么突然扎进了潮剧的“古戏台”里?听说他默默整理了40年潮剧资料,连“水袖怎么甩”“唱腔怎么转”都记了厚厚的笔记本,最近更是直接推出了“潮剧全集”。咱们认识刘欢几十年,只道他是个“音乐全能选手”,怎么潮剧这块“岭南活化石”,还能和他扯上这么深的渊源?

刘欢潮剧全集

他不是“跨界”,是“回家”:刘欢的戏文里,早就有潮韵的影子

要说刘欢和潮剧的缘分,还得从他的“音乐启蒙时代”扒拉。很多人不知道,这位北京长大的“北方汉子”,小时候跟着当教师的父亲听收音机,调来调去总爱锁在潮汕方言的频道里。“那时候听不懂词儿,就觉得那唱腔像水乡的流水,弯弯绕绕,又甜又亮。”后来学音乐,他啃过西洋歌剧,研究过京剧昆曲,可每次遇到潮剧的“活五调”“重三六调”,总忍不住停下来:“那旋律太特别了,像把山里的粗犷和水里的柔情揉在一起,是咱们中国音乐里少见的‘复合味儿’。”

刘欢潮剧全集

2018年,刘欢在做经典咏流传时,把念奴娇·赤壁怀古改编成了潮剧小调。当时潮剧演员吴秒安跟他合作,录完音发现他手边摊着一本泛黄的潮剧音乐初探,页边全是批注。“刘老师问我,‘这个‘叮咚板’是不是可以再拖半拍?潮剧里哀怨的情绪,往往藏在节奏的‘顿挫’里。’”吴秒安回忆,“那时候我才知道,他不是随便玩玩,是真把潮剧当‘宝贝’在研究。”

“潮剧全集”不是“拼盘”,是他给非遗的“活字典”

这次所谓的“潮剧全集”,哪是什么随便凑的热点?翻开一看,让人倒吸一口凉气——从1950年代老艺人的录音带,到近年新创的实验剧目;从陈三五娘里“益春留灯”的经典唱段,到东吴郡主用潮剧唱腔演绎三国故事的现代尝试;甚至还有刘欢自己拿着“尺八”伴奏的潮剧改良版蝶恋花·答李淑一。

最绝的是“唱腔解析”部分。刘欢没搞那些“高大上”的理论,而是拉来潮剧名家方展荣,对着镜头掰开揉碎讲:“你们听这句‘为救李郎离家远’,为什么‘家’字要拐三个弯?因为潮剧的‘口白’讲究‘字从音,音从腔’,这个‘家’字,得带着潮汕女人出门时的那种不舍和牵挂。”更让人意外的是,连乐队的“文锣武鼓”怎么用,他都录了特写,连唢呐的“滑音”技巧,都画了图解。“这不是给专业人士看的,是给想了解潮剧的年轻人铺的路。”刘欢在发布会上一句话,让多少老戏迷红了眼眶:“咱们这代人怕唱腔失传,刘老师怕年轻人听不懂。”

他不是“孤勇者”,是拉着你听戏的“邻家大叔”

这几年总有人说“戏曲没落了”,可刘欢偏不信邪。这次推全集,他压根没搞什么“发布会”,就是在短视频上发了个自己戴着老花镜整理磁带的视频,配文“老磁带里的‘活化石’,能救回来几个是几个”。没想到视频传到潮汕地区,不少年轻网友留言:“刘老师,我奶奶以前总听苏六娘,这段我居然在全集里找到了!”“原来潮剧的‘哭调’不是哭,是把心里的‘拧巴’唱出来啊。”

更逗的是,他还让女儿刘一丝当“推广员”。小姑娘不会说潮汕话,就学着用京剧的念白介绍:“潮剧,很潮哦,你值得拥有!”视频底下笑成一片,可转头就有人去搜索“潮剧”是什么。“刘老师这招‘硬核卖萌’,比我们喊一百句‘传承文化’都管用。”一位潮剧团团长感慨,“他懂年轻人——你要讲理,他就掰开讲;你要乐趣,他就陪你玩;你要情怀,他就把老艺人的眼泪都给你酿成酒。”

说到底,刘欢推“潮剧全集”,哪是突然的“奇招”?不过是把对音乐的那份“较真”,从流行乐坛挪到了戏台上。他曾说:“音乐是流动的河,潮剧是河底最老的鹅卵石,摸着它,才能知道这河水从哪来,要往哪去。”

现在这套全集成了不少家庭的“背景音乐”——爸妈听老唱段,孩子看图解析,连外卖小哥都发视频说:“送单路上听京城会,比听广播带劲。”看着潮剧的“old school”旋律,在短视频里被年轻人截成片段配着“卡点舞”,我突然懂了:所谓文化传承,哪需要那么多“大道理”?不过是像刘欢这样,拉着你的手说:“来,试试这个,你会发现,老祖宗的东西,原来这么‘上头’。”

下次再刷到刘欢,别光记得他一头花白头发和洪亮的嗓门了——这位“音乐老顽童”,正用最笨的办法,给潮剧留着一盏不灭的灯呢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