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提到刘欢,你脑海里是不是只有好汉歌里那个扯着嗓子吼“大河向东流”的音乐教父?可你有没有想过,这位在歌坛封神的大咖,其实在演员的身份里也藏了把未出鞘的剑?

要说刘欢的演员身份,绕不开他这辈子最“亏”也最“值”的一个角色——荆轲刺秦王里的高渐离。1998年,陈凯歌拍荆轲刺秦王,在全球海选高渐离,找了无数“资深戏骨”都不满意。后来有人提议:“让刘欢试试呗,他有文化,懂音乐,高渐离本就是击筑而歌的侠士,他来演最像。”

刘欢演员资料

刘欢当时刚唱完北京奥运会会歌候选曲,在歌坛如日中天,一听要“跨界演戏”,第一反应是:“我?演戏?我连镜头都怕啊!”可架不住陈凯歌“死缠烂打”:“你不用刻意演,你就是高渐离,骨子里的那种孤傲、执着,你天生就有。”

为了演好这个角色,刘欢愣是把“音乐人的身份”丢到一边,提前三个月进组。他先是跟着师傅学击筑(一种古乐器),每天练得手指磨出茧子;又把史记·刺客列传翻得卷了边,琢磨高渐离从“市井歌者”到“舍身刺秦”的心路历程。拍“易水送别”那场戏时,他真把自己代入了角色,唱着“风萧萧兮易水寒”,眼泪哗哗往下掉,连陈凯歌在监视器后都看愣了:“这哪是演员在演?这分明就是高渐离还魂了。”

刘欢演员资料

你可能不知道,刘欢在片里不仅演了高渐离,还顺手写了电影配乐。那段“高渐离击筑”的BGM,就是他即兴创作的,琴声里的悲怆和热血,把角色的情绪烘托到了极致。后来电影上映,很多人冲着“古装大片”去看,却被刘欢的“演技惊到”:他不善言辞,却用眼神说话——送荆轲上路时眼里的不舍,在秦宫前“击筑骂秦”时的决绝,明明台词不多,却把一个“知其不可为而为之”的侠客演活了。

可就是这样一部被封为“华语电影美学巅峰”的作品,刘欢的表演却没“火”。后来有人问他:“你不觉得亏吗?别人跨界演戏都能上热搜,你却藏着掖着?”他笑着摆摆手:“演戏对我来说是‘兼职’,音乐才是我的‘本分’。能把高渐离这个角色演到自己心坎里,就够了。”

其实刘欢的演员生涯,远不止荆轲刺秦王。早些年拍编辑部的故事,他客串了一个“音乐人”,坐在咖啡馆里弹着吉他,自嘲似的唱着“生活像一把无情刻刀”,那股子真实劲儿,让观众直呼“这不就是隔壁老刘吗?”。后来演北京深秋的故事,他演一个电台主持人,台词里全是生活味儿,没有一丝“明星架子”,连合作的张丰毅都说:“刘欢演戏,根本不用‘演’,他本身就是那个角色。”

这些年,总有人说刘欢“浪费演技”,放着好演员不当,非要在歌坛“折腾”。可如果你看过他的采访,就会懂:他不是“不想当演员”,而是“不愿将就”。对他来说,演戏和唱歌一样,都得“对得起角色”。就像他说过的:“如果我演一个角色,只是‘露个脸’,那不如不演。要么不碰,要碰就得让观众记住‘这个角色’,而不是‘刘欢演的角色’。”

所以你看,刘欢从来就不是“只会唱歌的明星”。他当老师时,是能把学生教到“哭着说谢谢”的刘欢老师;他做音乐人时,是写出千万次的问这种能穿透岁月的经典的音乐人;他当演员时,是把高渐离“演活”的实力派演员。

只是在这个“流量为王”的时代,太多人被“光环”蒙住了眼,看不见他藏在音乐背后的“演员魂”。下次再听好汉歌,不妨想想:那个唱得豪情万丈的男人,其实也曾站在荆轲刺秦王的片场,用击筑的琴声,演过一个比歌词更动人的侠客。

你,有多久没见过这样的“宝藏演员”了?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